(□ 张灿 李红坤 李洪忠)随着暑期来临,气温攀升,青少年涉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那么如何避免发生溺水,遭遇溺水该如何自救,我们又该如何救助溺水者?近日,我们进行了走访。
我市水系复杂,境内不仅有新沂河、新沭河等大型河流穿境而过,还分布着石梁河、小塔山等大中小型水库上百座,加之沟渠、池塘星罗棋布,形成了复杂的水域环境。夏季汛期时,部分水域水位上涨、水流湍急,市民极有可能因岸坡湿滑、水深突变导致意外。市应急管理局减灾处负责人指出,水库、水塘等是暑期溺水事故重灾区。
“多数人对溺水存在误区,真正溺水时很难挥手呼救。”红十字救援队水上分队队长张磊演示道,溺水者会本能抬头张嘴呼吸,手臂在水面乱挥却无法抬高。他强调,发生意外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屏住呼吸放松身体,让头部后仰露出口鼻;若周围有漂浮物,立即用手臂夹紧借力漂浮;发现有人时,可反复拍打水面制造声响吸引注意,切勿盲目挣扎消耗体力。
“盲目下水是救援大忌。”张磊特别提醒,未成年人发现同伴溺水,应立即呼喊成人帮忙,同时利用竹竿、长绳、空矿泉水瓶捆扎的浮力物等展开岸上救援。专业救援者下水时需从背后接近溺水者,一手托住其下颌,保持头部后仰,采用仰泳姿势将人带向岸边。“即使熟悉水性,也需携带救生装备。”
为织密防溺水安全网,我市各校暑假前集中开展防溺水课程,加强青少年安全意识。市红十字会在今年已开展39场各类救护培训及活动,其中救护员培训20场、公益讲座11场、应急演练1场、初级救护员培训4场、心肺复苏培训3场,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近期,市安委办指导相关单位对水域周边安全设施进行‘过筛子’式检查,重点检查安全警示标识是否醒目、齐全,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绳等是否配备充足且完好可用。”市应急管理局减灾处负责人介绍。
暑期安全无小事。市应急管理局呼吁家长履行监护责任,教育孩子牢记安全准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或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