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梁玲)当前,是水稻分蘖、大豆玉米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面对“高温烤验”,7月2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气象局紧急发布《农业生产重要天气应对工作提示单》,部署全域农业高温防御工作,为农业生产送上“清凉指南”。
当前,我市夏收夏种工作已近尾声,水稻处于秧苗向分蘖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夏播的大豆玉米也正从出苗期迈向幼苗期,正是落实“一种就管”的关键时期。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犹如悬在农业生产头上的“利剑”,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农作物生长和畜禽、水产养殖带来不利影响。
在种植业领域,不同作物都有专属的“防暑套餐”。水稻田里,刚移栽的稻田要采用适时露田、湿干交替的水浆管理模式,促进根系深扎和分蘖早发,同时要抓住时机追施分蘖肥,为水稻生长补足“营养”;处于分蘖期的稻田,则需适当保持田间水层,为水稻撑起“清凉保护伞”。大豆玉米种植户要灵活运用“以水调温、叶面追肥”的妙招,利用早晚较为凉爽的时段进行浇灌、喷灌,降低高温蒸发损耗,并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作物的抗热“体质”。蔬菜、果茶种植也有讲究,不仅要加强水肥管理,还要利用遮阳网覆盖等方式降温保墒,做好植株调控,采收后的蔬菜大棚及时拉秧清园,充分发挥高温闷棚的作用。
畜禽养殖方面,养殖场纷纷开启“避暑模式”。有条件的养殖户充分利用风机、湿帘、喷雾、遮阳等设施,为畜禽打造凉爽舒适的居住环境,加强圈舍通风散热。在饲养管理上,增加动物饮水供应,调整饲料配比,将饲喂时间选在较为凉爽的时段,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同时,防疫工作也丝毫不能松懈,要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及时清理粪污,严格做好消毒灭源和疫情监控,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在渔业生产领域,养殖户要对水电路、堤坝池埂、进排水渠道、养殖大棚等渔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保障生产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水产养殖过程中,要加强水质管理,适当提高池塘水位,及时加注新水,科学使用增氧设备或增氧剂,确保水体溶氧充足,防止浮头泛塘事故发生。此外,要强化养殖投入品使用监管,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人热了能躲荫,庄稼热了要靠科学管理来帮忙。此次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是一次严峻考验,希望各地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提示单要求,提前谋划、科学应对,将高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与广大农户共同守护“三农”成果。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