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娜 吴成瑶 赵威娜)花色绚丽多彩的蝴蝶兰,一直以来都是市民特别喜爱的花卉。如何让这娇美的蝴蝶兰走进更多百姓的家中?在云台农场,这些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在云台农场兴垦科技蝴蝶兰组培接种室,技术人员身着洁净的工作服,手持镊子和锋利的刀片,全神贯注地对蝴蝶兰种苗进行精细的切芽操作。随后,这些切下的芽苗被小心翼翼地“种”进无菌的组培瓶中,将进行成倍繁殖。组培接种完成后,蝴蝶兰将被移至培养室。另一边,在兴垦科技蝴蝶兰管护区,工作人员正对蝴蝶兰进行大小苗分苗作业,为后续的管护工作做好准备。
近年来,云台农场聚焦高效农业发展,在兴垦科技内引进大小苗蝴蝶兰60万株,包含红蝴蝶、安娜、满天红等200多个品种。农场还配备了先进的蝴蝶兰组培室,精细化的科学培育有效提高了种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目前,该组培室已具备年孕育3万株优质种苗的培育能力,预计明年将实现首批组培苗的规模化种植。
“培养室配备了智能化的环境控制系统,安装的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关键生长因素。”农技人员柳宇边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边说,“通过LED植物生长灯模拟自然阳光的光谱和强度,再使用精准配比的肥料,确保蝴蝶兰能够茁壮成长,不仅可以缩短蝴蝶兰的繁育周期,还能提高幼苗抗病性。”
在兴垦科技公司组培实验室,“90后”科研小组正专注于蝴蝶兰培养基试验。小组成员吴继成告诉笔者:“我们通过运用植物激素调控技术与物联网传感设备,实现组织分化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探索蝴蝶兰快速繁育新路径。我们不仅要种出‘科技花’,更要让农业科研扎根土地。”
蝴蝶兰作为高端观赏花卉,不仅以其优雅的姿态和绚丽的色彩备受市场青睐,还因其较高的市场价格可以带来显著经济收益。“农场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可大幅提升种植效率,通过培育特色花卉,与休闲观光、研学体验等项目有机结合,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吸引游客前来学习和参与蝴蝶兰的培育过程,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正朝着智能化、精细化大步迈进。这种转变不仅大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云台农场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还成功促进了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发鲜亮。”云台农场林业中心负责人陆春浩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