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市民应谨防这些金融陷阱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誉宁)每到3月,消费者权益保护尤受关注。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迅速发展,新产品不断亮相,为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由于服务不规范以及消费者保护意识不强、识别风险能力不高等原因,金融也成为消费纠纷高发领域。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当心金融陷阱,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如上当受骗应立即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1000多元钱就这么没了,以后网购支付也要小心了。”近日,市民张女士在网上选中了几件衣服后,准备下单付款时,店家突然告诉她,由于网店最近刚刚重新改版,换了收款账户,以前的账户暂时无法收到钱,希望她能直接通过扫他们发来的二维码付款,还答应给一些优惠,张女士没多想,随即扫码付了1000多元。过了两天后,张女士发现迟迟未收到店家发货的消息,以为是忘了,就通过网站留言联系卖家,但过了很久都没人回复。于是张女士便店铺页面找到店家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发现无人接听,之后再次拨打发现竟已被对方拉黑,她这才明白自己是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据了解,随着扫码支付的普及,近年来,经常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费者不熟悉收款码和付款码的具体功能实施诈骗。在网购过程中,一些平台原本会有“收到货物再确认付款”的交易担保机制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然而,不法分子会在消费者支付环节,诱骗其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码方式进行付款,一旦消费者扫描不法分子发来的收款码进行支付,钱款将直接进入不法商户账户中,原本的保护机制就会失效。

其次,消费者还应引起重视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目前条码支付发展不规范,支付条码容易携带木马和病毒的特点,窃取用户敏感信息甚至盗取用户资金。比如“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据了解,条码支付风险乃至用户资金损失多发生于消费者主动扫码,特别是“主扫”静态条码。相比动态条码,静态条码更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支付风险较高。

此外,近年来,电信诈骗的手段也不断翻新,严重危害个人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这其中,很多时候只是消费者“一时大意”,往往过不了多久就能意识到上当受骗。为将资金阻截在被诈骗分子转移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文件,从2016年12月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发卡行受理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新海派出所教导员李浩提醒广大消费者,遇到金融陷阱后,应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移动支付过程中,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随便扫商家的二维码,自己的二维码也不能随便泄露。如果非要使用条码支付时,尽量不要拿手机扫别人的静态条码,而是要让对方扫自己的手机,如果必须扫别人的二维码支付的话,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商户进行扫描支付,避免在路边临时摊位或者流动摊位进行扫码支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