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连云港市启动水文化遗产调查 保护和传承好水文化遗产资源

【连网】  (记 者 李国瑞 通讯员 刘 阳)为积极配合江苏省水利厅和江苏省文物局开展关于全省水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的相关工作,6月28日,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前往海州古城周边的六处文物点,实地走访与登记工作正式启动。本次调查结果将为全面摸清我市水文化遗产现状,保护和传承好水文化遗产资源,提升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当日上午,市文保所工作人员先后前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甲子桥、双龙井,三普文物点谢小楼石拱桥、东海县第四井、东海县第九井以及2016年在海州城隍庙施工现场新发现的明代王同书《浚蔷薇河工完告文》碑。工作人员在现场分别对各处文物的长、宽、高等各项数据进行精确测量,并对文物所在位置进行了GIS数据的现场录入,确保调查工作落到实处。

东海县第九井与东海县第四井分别位于海州准提寺以及大仓巷一户陈姓居民院中。据考证,民国九年(1920年)东海县政府为海州城内的多处古井进行了编号,时任东海县知事的陈士恩邀请海属耆宿黄道传老夫子题写各井井名,由于当时黄道传年事已高,遂由其侄孙黄荔岑亲书。目前,此类带有编号的海州古井共发现四处,其中位于海州准提寺院内的东海县第九井是其中唯一一处带有纪年题款的井栏,书法隶意隽永、清逸洒脱。

《浚蔷薇河工完告文》是明代嘉靖二十四年海州知州王同为疏浚蔷薇河完工而题写的一块记事碑。2016年10月出土于海州城隍庙复建工程工地。蔷薇河为海州人民的母亲河,几百年来一直是海州人民的饮用水源。

据文献记载,蔷薇河自弘治二年开始淤塞,由于蔷薇河的淤塞,海州的盐船不能通过蔷薇河连接新坝的涟河到达淮、泗地区。盐商们为了生计,将盐用牛车拉到海边,再由海路南运,可谓劳民伤财。

于是盐商多次到州衙,转达挑浚蔷薇河以便民利之意愿。嘉靖二十三年,王同来到海州任知州,他非常关心人民疾苦,认同盐商们的合理请求。当年海州大饥,百姓生活无着落,王同呈文申请挑浚蔷薇河,以工代赈,救济灾民。工程于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三日动工,浚河一百四十余里。是年三月十六日全部竣工,从此河运畅通,数千饥民赖以活命。

浚河工程结束后,海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利国利民的盛事,曾经立了三方碑刻,分别是淮阴人李元撰写的《海州重修蔷薇河记碑》、沭阳人仲选撰写的《海州浚蔷薇运河记碑》与海州知州王同撰写的《海州蔷薇河纪成碑》,唯独未见这方碑刻的记载。此碑的发现对研究嘉靖年间蔷薇河的疏浚工程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