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史卫平)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过斑马线时要在车流的夹缝中躲闪腾挪,这对很多市民来说是常事。不过从现在起,这种现象将在连云区中华路上得到改变。这个路段的4条斑马线前方除了有醒目的“礼让行人”大字外,安装在上方的电子警察已于1月17日正式上岗,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当天,一辆出租车成为第一个被拍者。
斑马线 电子警察上岗
昨日上午,记者在连云区中华路上看到,4处没有红灯绿的路口,斑马线前方的地面上均划上了白色停车线以及“礼让行人”四个大字。每条斑马线上方,分别架设两组电子眼,监控着机动车道的两个方向。绝大多数机动车在经过斑马线时,如果斑马线上有行人过马路,驾驶人都会在停车线前停下,待行人通过后才启动。
“以前过斑马线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现在有了‘礼让行人’的‘保护’,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带着孩子过马路的女士说。同时她也表示,自己会尽量快速通过,以免影响车辆通行。
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的违法行为,现场人工执法难度较大。因此,相关部门在中华路4处斑马线先期安装了8台智能电子监控抓拍系统,重点针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违法行为进行查纠。经过前期调试,于1月17日正式启用,一辆出租车成为第一个被拍者。
在抓拍的一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名女士搀着孩子准备过斑马线。一辆黑车在停车线前停下,但它左侧的一辆蓝色出租车却抢在行人之前通过斑马线。
法律规定“礼让行人”
而在市区其他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过斑马线显然不能那么从容。
在朝阳东路与龙河南路路口,平时机动车不多时,一个绿灯波次车辆驶过后,行人过斑马线相对安全些。但若遇到车流量高峰时段,行人过马路就不容易了。“有时这个路段车比较少,有的车开得特别快,过斑马线即使有行人也不减速。”今年60多岁的市民田大爷说。
记者了解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则规定:“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
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并不小,但相对“酒驾”、“醉驾”的严查深究,对机动车冲抢斑马线的查究力度还明显不足,难以形成“礼让斑马线”的规则意识。
尊重生命 礼让斑马线
据了解,我市目前有电子监控的路口,一些机动车驾驶人比较自觉礼让,而没有监控的路口,就难以做到礼让了。此外,部分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不够迅速,影响通行效率,都是目前“礼让斑马线”存在的问题。
相关人士提倡,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礼让时,可以用闪灯或招手的方式,提醒行人先走。行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及时通过。如果行人在人行横道玩手机、打电话等不走时,机动车停车等待后继续通行,可不予处罚。对个别机动车驾驶员不仅不提前减速,反而加大油门,试图抢在红色信号灯亮起或行人通过之前通过的,应该从严查处。
“杭州是中国交通最拥堵的城市之一,但‘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它的一张城市名片。”市民刘先生说,“去年8月,我在《人民日报》上曾看到《礼让杭州》一文,提到一名较真的外地司机在杭州路口观察41分钟,期间有270辆浙A牌号的汽车通过,全部礼让行人。”
刘先生认为,斑马线是行人的生命线,不礼让行人行为光靠交警处罚并不能真正奏效,只有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全社会形成共识,才能最终推动广大驾驶人养成礼让的习惯、使广大行人形成斑马线前快走的默契,最终让“礼让斑马线”成为我们连云港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