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笳 通讯员 杨庆军 张雷)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全民网购狂欢又要到来,不过,网上买到的商品真的质量靠谱吗?日前,笔者走访了解到,虽然政府大力整治,但是网络消费环境并未获得根本改善,网购带来消费纠纷不断增加。根据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我市共接受网购消费投诉614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20.55%。
“今年网购投诉明显增加,让我们感到很大压力。”海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负责人吴生通表示,仅以海州区为例,前十月他们接到了3000多件投诉,其中,20%至30%集中在网购领域,成为消费投诉的主要增长点。
从投诉类别来看,首先是服装投诉,占据网络投诉3成左右,其次是网购食品投诉。其中,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所购的服装和网上商家挂出的样式不一样,或者自己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食品投诉则主要是所购商品的标识不规范,没有标明成分和生产日期,或者商品属于临期商品等。
“除了这些传统的投诉,与以往不同的是,夸大性的虚假广告宣传和价格欺诈成为投诉重点。”吴生通说。这主要与我国新修订的《广告法》、新《江苏省物价管理条例》等有密切联系,这些规定都将网络电商纳入监管范围,并且赋予了消费者以监督举报权,这就产生了一批职业打假人。
“之前就有港城电商出现虚高原价,食品标示不规范等问题,被外地的网购消费者投诉。尤其是新消法实施后,将赔偿额最低标准提高至500元,也让不少电商因此吃足了苦头。”吴生通说。
如今“双十一”到来,他提醒市民,购物时,要注意一些新老消费陷阱,最好选择大型网商平台和其中正规的网商店家,避免因为疏忽大意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他也提醒本地电商,在网络宣传和价格标识时要注意合法合规操作,严把商品质量关,避免因此发生不必要的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