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网上购物 谨防被“全网最低价”忽悠

【连网】(记者 侍敏 通讯员 孙旭)网上买了一部“全网最低价”手机,没想到几天后发现,比他家价格低的同款手机比比皆是。最近,消费者陈先生在网上购买手机,就遭遇商家如此忽悠。记者从灌云县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根据新《广告法》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世界级、最大、最低等一系列极限用词。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

号称“全网最低价”,卖得比别家贵

陈先生“双12”期间在淘宝网上花398元为老父亲买了一部“酷派”手机,当时电商标称“全网最低价包邮”,所以陈先生便毫不犹豫地拍下付款。“双12”过后,他听很多朋友说,买到的部分商品并不比平时便宜多少,陈先生就想看看自己买的这部手机平时到底卖多少钱。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商家号称“优惠仅一天”的价格至今还在销售,而且,此价格也并非“全网最低价”,370元、388元、390元标价的同款“酷派”手机比比皆是。

陈先生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便通过旺旺质问商家,商家客服表示,这个价格的确比很多网店都便宜,但不排除个别网店做促销价格更低,“全网最低价”本来就是一个广告,淘宝网很多卖家都这样标。

那么,明明不是“全网最低价”,商家却还是如此宣传,这种做法是否违法?陈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电商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针对陈先生反映的问题,灌云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今年9月1日实施的新《广告法》规定,商家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世界级、最大、最低等一系列极限用词。

“当然,如果商家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销售的商品符合极限用词的广告,那么,其行为就不违法。”该负责人表示,而实际上,很多商家根本就不能证明自己“销量全国领先”、“价格全网最低”、“网络销量第一品牌”,其行为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本案中,商家宣称“全网最低价”的手机,其实并非全网最低价,其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

网购谨防被极限用语忽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广告法》正式实施后,极限用语的处罚由原来的退一赔三,变更为罚款二十万元起。然而,目前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上还有大量广告法所禁止的极限用语。就如“全网最低价”、“年度销售总冠军”、“销量第一品牌”等等。

据介绍,极限用语包括如下词汇:国家级、世界级、最*、第一、唯一、首个、首选、顶级、填补国内空白、世界领先、王牌、销量冠军、极致、永久、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史无前例、万能等等。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如果商家广告中出现类似的极限广告用语,一定不要轻易相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