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宋继祥)据新华社报道,每到岁末年初,重庆家家户户都有熏制腊肉的风俗。各种腊味用松柏枝点燃后的浓烟熏过后,浸染上一层浓郁的松柏香,格外诱人。然而,前年重庆市多部门联动,一纸禁令将熏腊肉的事儿禁止了。原因是熏腊肉味道虽好,但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太严重。
一纸禁令把熏腊肉禁了,群众意见大了:我们重庆人就是爱吃熏肉,老祖宗传下来的,哪能说禁就禁了?
一边是环境污染,一边是民生诉求,重庆环保部门认为“为民办事,不能一禁了之。”于是本着为民务实的理念,向环保装备公司定制研发“无烟环保腊肉熏机”。
熏腊肉机研制成功了,油烟浓度大大降低,乃至可以忽略不计,且不失原有的熏腊肉风味。如此一来,既顾全了环保大局,又让群众依旧可以“大饱口福”,可谓一举两得。现在各个街道社区陆续设置了90多个集中熏制点,充分满足群众的需要。有市民说,用这种“神器”熏出来的腊肉,比起自己熏,又省钱又省时。很多市民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
通过熏腊肉这件事,从一纸禁令到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现了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笔者和当地群众一样,为重庆政府点个大大的“赞”。可见,正是缘于“执政为民”的信念,民生无小事,才有了对烟熏腊肉的由“禁”到“疏”,从而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笔者认为,由此举一反三,真正为民,只要不懒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