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个人信息被泄露,别再沉默!

【连网】 近日,《连云港日报》微信平台发布消息,言及外地有骗子不仅知道你的联系电话,甚至知晓“你家的房屋面积、门牌号”等等,让人感到“恐怖”。事实上,类似情况在港城普遍存在,但个人信息被盗并遭遇骚扰后,多数市民却选择了沉默,或一笑了之,并未想到如何追究信息泄露根源等问题。笔者以为,此问题让人“细思极恐”,不拿信息泄露当回事显然不可取!

说到个人信息被泄露,很多人都有类似经验。特别是个人购买商品房后,各类建材、家电、装修等经营者会频繁致电,让人应接不暇;而孩子入园、入学后,也有社会办学机构随意骚扰。很明显,当下市民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过,除非造成类似山东临沂一大学生因个人信息泄露,落入“精准诈骗”陷阱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外,很多被骗子骚扰的市民并没有当回事,最多是电话里口头责骂骗子或骚扰者,鲜有人报警或责问可能的信息泄露者。由此信息泄露者有恃无恐,让骗子得以行骗其他不明就里者。

信息被泄漏的常态化,也提醒相关部门,打击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不仅要抓显性大要案,还要把每一起个人泄露信息个案“当回事”,向社会传递有案必查的积极信号,让公民免受个人信息泄露之害。作为被泄露信息并受到骚扰的市民,应及时责问可能泄露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并向职能部门或公安等部门举报,而不能任由个人被无端骚扰,甚至被骗子钻空子。

好在当前各大通信运营商已注意到这一问题,不仅做相应的防骗提醒,也对可疑电话及短信进行识别,并做出“诈骗”嫌疑的标识。目前,国家正从立法和技术保护手段等多方面,促进网络个人信息保护。不过,这种保护只是国家层面的,具体到个人,如遭遇信息泄露,完全有权要求网络服务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制止。也可理直气壮地向公安部门、网管部门、工商、消协或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决不能再选择沉默。(李耀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