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不要过度解读“圣诞热”

【连网】  众所周知,圣诞节在国内外早成了“狂欢日”,不过,在国内,“过洋节还是过土节”的争议仍甚嚣尘上,其文化意义也被反复解读,最近两日,动静似乎还不小。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无独有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甚至挂出标语:“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等。

论及初衷,教育界人士无非是看不惯年轻人热衷过洋节而轻视土节的“坏习惯”。在他们看来,这种举动天然地包含着原罪,即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缺乏文化自信心。而实际上,据一项调查显示,热衷过圣诞的大部分年轻人并不清楚、也不关心其背后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图得就是一个简单、热闹和轻松。说白了,“圣诞热”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商家包装出来的消费现象,它与新兴的“双11”、“双12”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更多人看来,无非只是一个适合购物、社交的好日子,别无他意。

所以,一些人上纲上线,由此引发“文化对峙”、“意识侵略”之争,倒显得庸人自扰,近乎多虑。退一步讲,除了情人节、圣诞节之外,在国内,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洋节也是乏善可陈:感恩节、万圣节、开斋节、桑巴节等在中国自始至终都未形成什么风气,一大原因就在于,这些节日不具备可资开发的商业元素,以及刺激消费的载体需求。

此外,我们天天倡导过好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也未见有多少作为。有专家称:所谓“节”,首先是一种纪念性日子,它的内涵应该是精神性的。而目前,节的本质意义大多被消解、遗忘或者扭曲了,变成了“饮食节”———五月端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实际上,唯有以开放性的态度和多样化的文化交融,才能实现吐故纳新、洋为中用,也更能构建文化自信,凸显文化自觉,“圣诞”也才不会变成“荒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