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连网首页 文体 > 读书美文

  • 我曾为贺兰山站岗守边关 2016-01-27

    每次看到解放军战士手持钢枪,着装威严地站在岗哨上,我都要停下脚步,怀着崇敬的心情,打量着眼前敬爱的人民子弟兵,脑海里浮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往事。

  • 梦想是昂扬的力量——评王成章的《国家责任》 2016-01-27

    继长篇报告文学《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王成章又一恢宏的史诗性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责任》,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京都古书店风景 2016-01-26

    京都古书店风景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仅风景迷人,古迹众多,散布于街衢的众多旧书店也往往令人留连忘返。

  • 关于山本耀司的一切 2016-01-26

    关于山本耀司的一切

    本书呈现了山本耀司四十年设计生涯的轨迹,精选了不同时期对山本耀司的深度访谈,其中不仅涉及其对服装和设计的激进思考也包括其对时尚和社会潮流的深刻洞见。

  • 山丘上的修道院 2016-01-26

    山丘上的修道院

    半世纪前,一位自称为无神论者的西方建筑泰斗,为西欧培育神职人员的古老宗教团体设计修道院,他们之间会擦撞出什么火花?

  •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 2016-01-26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

    朋友结婚了,你就着急忙慌地去相亲,害怕比别人孤单;同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你也放弃考研去投简历,害怕同学比自己先跑一步.

  • 骆驼是怎样打败狼的 2016-01-25

    在广袤的沙漠或者草原,骆驼的天敌只有狼。狼一向以凶残著称,它用牙齿作武器,征战厮杀,获取食物。在这一点上,骆驼肯定不是狼的对手。不过,骆驼却有另一手———它的生存手段不是进攻,而是逃跑。

  • 人的差异在业余 2016-01-25

    年过百岁的周有光老先生原来是学经济的,早年在复旦大学教的也是经济学,业余研究语言,后来成了“汉语拼音之父”。他近年来的文章,更无所不谈,发人深省。

  • 十年一觉武林梦 还是江湖梦中人 2016-01-25

    距离带给我们无数欢笑的《武林外传》开播,转眼已是十年。

  • 唐代贵族如何过冬 2016-01-25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这是晚唐诗人张孜描述长安贵族在寒冬时节的生活场景。

  • 雷雨 2016-01-20

    玲子娘瘫在床上,眼皮子摇摇晃晃要合不合的。雷声一声大,一声小。雨点子吧嗒吧嗒的,就跟屋顶有个人在走似的。

  • 感谢自己 2016-01-20

    像是一朵凋零的花,蔓延,滋长,无穷无尽。我看见花,看见雾,看见自己,在灿烂的时光里,日渐分明。

  • 好久不见 2016-01-20

    雨拖拖拉拉下了很久。银杏叶铺满了马路,裹挟着路人脚上的泥土。偶尔雨停了,天空被刷洗得干干净净,却又褪不去朦朦胧胧的阴郁。

  • 那片花田 2016-01-20

    捧起你———《花田半亩》,我感慨万千。

  • 转出来的年味 2016-01-20

    那个年代,农家小院里若没有一盘石磨,那就是不景气的人家。

  • 请父亲吃顿饭 2016-01-20

    父母住处与我们住处相距10多里,我们住在城里,他们住在农村。

  • 下厨感言 2016-01-20

    退休了,由“头子”变成了“老头子”,准备先做四件事:补习“文革”中没有学完的初高中历史地理课本;把在政协岗位上的讲话和文稿整理打印出来;将阳台上的一堆空花盆重新植绿;每年自费境内境外旅游一次。

  • 境界 2016-01-20

    人生气象的大小和境界密不可分。境界高的人,不为浮云遮望眼;反之,则往往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 故乡,那寂静的院落 2016-01-20

    老家的那个院落,是我还未成年时,弟兄三个分家,父母分到我名下的。小小一个院落,三间堂屋,两间锅屋。

  • 零年:1945 2016-01-20

    零年:1945

    《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

  • 阎明复回忆录 2016-01-20

    阎明复回忆录

    《阎明复回忆录》(一)(二)两卷,讲述了作者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翻译生涯、文革遭遇以及恢复工作后的许多往事。全书跨越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从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改革开放,涉及众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2016-01-20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尝试联系“思想史”与“生活史”两个领域。

  • 老秘心语———读《张应东文集》有感 2016-01-20

    老友张应东的文集新近出版了,我通读一遍,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原因倒不是他的文辞艰深,而是这一段我的精神欠佳,读起来虽精疲力竭,但却欲罢不能。

  • 一本让人反感了160年的书 2016-01-20

    《呼啸山庄》是一个孤儿,它出版的第二年,艾米莉·勃朗特就死了。这是艾米莉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

  • 梦从故乡来 2016-01-19

    《雪天的纸窗》的作者岛崎藤村先生有一首短歌,大意是:夏天的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不久之间,随即天明。

  • 儿时腊月慢 2016-01-19

    小时候,一到腊月,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翻看墙上的日历,然后掰着手指头开始数还有多少天过年。

  • 一窗流年 2016-01-19

    置办年货时,总要买一些大红剪纸窗花。除夕,日过正午,把窗玻璃擦得纤尘不染,小心翼翼贴上窗花。

  • 腌冬菜 2016-01-19

    冬至,乡村万象清瘦,一派萧索景象。村是小村,在灌河拐弯的一处地方。小村在地图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却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

  • 大道与匠心 2016-01-18

    大道与匠心

    《大道与匠心》首次解秘方太企业20年成功之道,管理的大道至简,产品的极致匠心,不做500强,要做500年,《大道与匠心》中国本土企业有温度的商业案例。

  • 一百年漂泊 2016-01-18

    一百年漂泊

    一个一百年前从大陆避祸逃到台湾定居的农民家族,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将给熟知海峡两岸国共斗争史,却不了解对岸社会演变和民间生活史的大陆读者,带来鲜活的全景式画面:

  • 至味在人间 2016-01-18

    至味在人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

  • 马大爷感冒 2016-01-18

    夏天的中午,田野青纱帐里野虫的歌声抑郁缠绵。

  • 小寒大寒 2016-01-18

    小寒大寒,叫起来像双胞胎。一般说来,小的总是调皮一些,小寒也是。小雪和大雪好理解,小寒却不一定比大寒“小”。

  • 给自己写一封信 2016-01-18

    多年以来,我都无法抑制为自己写一封信的冲动。这些年来,厚厚的信纸记录下了我对于过去自己的懊恼,记录下了我对于未来自己的期许,那些自心底溢出的文字,竟成了生命中一道潺潺作响的小溪,涤荡了多少芜杂带来的浮躁,又沉淀了多少真心得来的珍奇。

  • 梅诗潜香 2016-01-18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虽已是岁末,阳台上的几株梅却依然是一个个的小花蕾,仿佛青涩的少女,要等其身姿婀娜,怕还要再等一段时日。

  • 腊月的乡愁 2016-01-18

    好不容易盼来一场雪,只不过轻轻拂过高楼的屋顶,街面上连雪的影子都没留下,就悄然走远了。

  • 腊八粥 2016-01-14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腊八节。记忆里,每年的腊月初八,妈妈总会给我们熬一锅热乎乎的腊八粥。

  • 甘蔗刀和鸳鸯豆 2016-01-13

    一次,我们把车停在甘蔗林边,无意碰折了一棵甘蔗。后面一辆车停住,下来一个当地黑人,忽然亮出甘蔗刀对我们比划了一下,表情似乎很凶狠,透出一种原始的野蛮。

  • 农具的生命 2016-01-13

    住在乡下的父母日益老迈,多次邀他们到城里与我们同住,可是他们却舍不得乡下的一草一木,不肯进城。

  • 地瓜窖 2016-01-13

    邻居在自家的小院里,种了一垄地瓜,说留着吃“稀罕”。

  • 烟火的味道,家的味道 2016-01-13

    早晨醒来,发现昨晚姐夫在家人群里发了三四张图片,姐姐和小侄儿戴着A4纸做成的厨师帽,有模有样地包着包子,背后,是热气腾腾的蒸笼。

  • 目标连岛,明晨出发 2016-01-13

    小时候,外婆常常念叨这个地方。她还把连岛唤作“海北”。我以为,那就是天南海北的“海北”。

  • 走进建筑师的家 2016-01-13

    走进建筑师的家

    《走进建筑师的家》是作家兼建筑家中村好文的随笔集。中村好文曾获多项建筑大奖,并为村上春树设计住宅。

  • 北京,1912 2016-01-13

    北京,1912

    这本书写的是世相(社会小说),但探寻的依然是从古至今的知识分子之寄托:这个社会为何会堕落,而且还将堕落下去?理想的社会到底在哪里?

  • 梵高传 2016-01-13

    梵高传

    荷兰画家温森特·梵高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备尝。

  •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 2016-01-13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

    世界上可以被称为地狱的地方屈指可数,奥斯维辛即为其一。1940年9月 ,波兰军官维托尔德•皮莱茨基自愿前往集中营。

  • 画的秘密 2016-01-13

    画的秘密

    《画的秘密》是一部罕见的、结合了拼贴、镜像、3D等叙事手法的实验型漫画作品。作者巧妙地调度光线、纬度、时间、记忆,在一个悬念重重又温情治愈的故事中,注入了一个有关命运的哲学议题。

  • 蘑菇圈 2016-01-13

    蘑菇圈

    《蘑菇圈》由《蘑菇圈》和《三只虫草》两部小说构成。《蘑菇圈》里的斯炯,从政治荒诞的年代走到当下,经历了诸多人事的变迁,以一种纯粹的生存力量应对着时代的变幻无常。

  • “身不在场”心在场 2016-01-13

    “每个人生来都有两个职业,一个是你未来从事的职业,一个是影评人。”

  • 席慕蓉的生命“乡愁”———读《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 2016-01-13

    著名女诗人席慕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她写出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已成为时代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