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资讯 资讯> 文旅动态

记忆中的“魏公堤”

【连网】  (□ 吴成芳)连云港市区东南偏僻的约二十来公里处板浦镇下属社区———中正,人们若来到这里会让你有不少的意外发现,古朴、宁静的陋巷里,不乏明、清古民居,保持着原貌原态。良田大地上留下了诸多印记:逝去已久曾兴旺多时的淮北三大盐场之一的中正场署驻地,还有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魏源修建的“魏公堤”,仍被人们熟知,记忆不息。

留住记忆的中正人,对那些已成为往事的过去,都还记忆犹新。人们一想到那段文明和辉煌,虽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心中不觉感到凄凉、惋惜和感叹。

坦涂记忆

中正昔时地处东海边,满眼望不到边的滩涂湿地,盐田密布,灶户万千。当年这里的环境,只有一条天然形成的上游洪水漫溢流向大海低洼处的河流,后经人工改造、整治,开挖成船运驳盐的通道,当地人称为驳盐河。魏源从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被陶澍延请幕僚,后即来到淮北履任,他满怀对盐民的深情厚意,将河堤西岸高堆修建成从中正通向板浦约4公里长的坦途大道———“魏公堤”。

一条能通往外地的大道建成了,百姓往来半路需要休息一下。魏源想百姓之想,在大道中间堤西建了六柱六角的茶亭,也称半路亭。既能避风雨、遮阳光,更能满足劳累挑盐、担货人等歇脚之用,半路亭见证了过去的一切。当年这里不绝如缕的往来行人,烙在了他们心中的是这位官吏所做的点点滴滴的行为,无不彰显了古人乐善好施、慈善积德的声名。

往事不堪回首。故堤早毁了,茶亭更没了踪影,时光磨灭不了当地人们的记忆。当你走进半路亭遗址所在地的孙庄,见到居民楼矗立,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而不显眼的几块躺倒在路边的石构件,引起了我们注意,有关人认定是故茶亭处遗物。见到一块残碑,下半截中部为楷书大字“堤”,款为“建平陈汝芬题”。史书记载: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时任中正场大使的建平人陈汝芬看到“魏公堤”通行几十年间失修,拨款修缮,立碑于茶亭。亲写碑文:上款“光绪八年商贩公建”,中为“魏公堤”。遗存下的“魏公堤”残碑是这一名称称谓由来的最早见证。另一块碑上款“治庵张营长先生大人”,中为“惠我周行”,落款:“民国八年七月,中正乡士民公颂”。还有一块上款“剑公邵场长纪念”,中书“安乐坦涂”,落款“民国二十三年五月谷旦,中正场盐业民众全体公颂”。这块碑记录下“魏公堤”最后一次修缮。从此“魏公堤”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魏公堤”“惠我周行”“安乐坦涂”等,这些残存约一百二百年的精雕细琢的古物,不难看出那时的风貌,它依稀记录下当年这里仿佛一派喧嚣、人声鼎沸、行色匆匆的景色,有的挑担、有的推车,大道上往来穿梭,好不热闹。历经沧桑的一件一件古物,落得这么一个下场,零乱散落在百姓人家门前的脚下,怎不令人心碎、怎不令人叹息啊!

古道“魏公堤”让一代一代中正人记忆犹新,道路中间铺有1米多长、60公分宽长条石,两边各镶嵌20~30公分的正方形块石,石头路面1米多宽。古时交通工具———牛车、马车、独轮车、人力肩舆等,遇阴雨无阻,全天候通行。当年魏源建成的坦涂大道,是古海州交通史上融入现代化元素的萌芽和尝试,是近代现代化交通建设的雏形,也是当年中正场经济所支撑的,是当地实力的反映。

一度辉煌的中正场,是“魏公堤”最好的见证:“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它记录下无数官吏、商贾、垣商,往来穿行,熙熙攘攘,繁忙与喧嚣的古道。遥想当年的清一品大员陶澍两次来海州,一次是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一次是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由林则徐陪同,深入到中正场走访灶户,察看盐田。这些官吏按规定乘坐八抬大轿等交通工具,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穿行往来在“魏公堤”上。坦涂大道也记录下这段历史的兴旺和盛况,为万千商旅人员、垣商灶户、百姓民众,各式交通工具,提供了便利。据有的农户收藏的毁路后捡到的零星路石尚可辨认的履痕、车辙,就是最好的证明。

故堤殆圮

一些外来人来到中正这处地方,都十分留意寻觅那悄然隐没的“魏公堤”,和它遗留的那段雄姿和身影,以释胸怀。与当地人闲聊逝去的那些家乡往事,那段美好时,心情凝重和纠结,都说深深地藏在自己的记忆里。“魏公堤”早已成为过去,让他们惋惜,世事沧桑,不堪回首。百姓都说是古人魏源带给自己家乡美好而值得记忆的一段往事。当年的“魏公堤”怎与现在的各类交通大道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不成比例了。

曾经风光无限的“魏公堤”,令当地百姓一致称颂,它为这块大地的盐业生产,灶户民众,交通运输,人员往来,带来了说不完的便利和好处。故堤古道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和风风雨雨,它承载着的那段历史任务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在人们不经意中,悄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觅其踪了。

昔日故堤今何在呢?唐代孟浩然曾有诗:“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寒来暑往,世事兴衰,历史古人与其修建的堤,逝去已久,成为过去的记忆了。今天人们越过板浦镇,穿城而过的一条204国道,走进东北侧的偏僻陋巷里,一条类似高于地面的长堤向东北延伸,士民称为东大堰。古时向东是浅海滩,堰既能防潮汐上涨,也能挡海水浸溢。清雍正年间,漕运总督杨锡绂在《板浦》诗中:“板浦沿东海,鱼盐夙号绕。人间都面水,井灶自通潮”。诗人通俗地说明了这里的环境和堰的来历。现在这里住有十多户人家,门前铺设水泥路,“村村通”惠及了他们。最北一户王姓老人说,他们祖辈逃荒来到这里,在堤西侧高坡上搭茅庐以栖身。记得大堤就是叫“魏公堤”,堤面上铺有石块,堤东是一条50~60米宽的河。世事变迁,恍若如梦。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旱改水,中正挖了东西向三条河流。“魏公堤”、“驳盐河”从此全毁了。如今它早已定格在逝去的那段遥远的年代了,这也是很多人熟知的真实故事。

那些早已隐退、消失,不复存在的古道故堤,逝去的一件件往事,却永远流淌在中正人的心中,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中正街南边是望不到边的庄稼田,还有一段一段河塘、水沟,丛丛芦苇,密布岸边。几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告知,河塘原是昔日的驳盐河,河东北岸是旧中正场署旧址,有几处高高地势的就是堆存原盐的坨地。与其有关的装卸盐的码头,与河有关的什么头道堰、二道堰,头道桥、双开桥等有关地名,至今还在百姓中流传。

站在今天人们脚下的那一片静谧的大地上,它是蕴藏着众多古意的地方,永不消逝的是那些逝去的历史,美丽的传说,这一切让当地人久久地传诵。

深切的怀念

一条古路,一道故堤,就是一座半碑。逝去、湮灭的“魏公堤”之所以在中正一代一代人中传颂,长久留名,因为百姓心中一直蕴含着对古人魏源情感上的记忆,也是对逝去的那段日月里的深深怀念。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秋,陶澍升为两江总督兼理两淮盐政,延请魏源入幕协助盐业改革。魏源年谱简编中载:“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上半年魏源即来到板浦、中正等场调研,发现各盐场存在不景气、盐民艰困,淮盐疲弊已成痼疾,盐务日坏,商困课绌,岌岌不可终日。以致出现“商逃灶困,场地荒废大半”,“商困民益穷,饥寒啼芟孺”的颓败局面。魏源来到淮北中正场进行盐政改革。灌云(清朝)大事记载:“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魏源离任两淮盐运使司海州分司运判。史书载魏源到淮北盐场,一年初见成效,给盐场、灶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正等盐场现“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麇至。”生意兴隆,空前繁荣。盐河里运盐船帆杆如林,络绎不绝,往来穿梭。那一年虽遭受大的天灾,广大民众,盐业灶户,温饱无愁。从此,一处闭塞的中正场变成了生活富裕,交通方便,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好地方。魏源履任时间不长,他在这里做的件件实事,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也留下了感人的串串故事。

逝去百多年后的魏源,留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只剩下残碑、废构件等遗存。这些让后人依稀看到残留下的样貌,它记录下魏源那些永远磨灭不了的德行和人们对他的敬仰。魏源的祖辈在故里,人们称作“世德之家”。其父魏邦鲁在清嘉庆年间任职于张店惠泽巡检司,受到民众和上司的一致好评,离任时盐河两岸十里百姓夹岸相送,依依不舍,纷纷洒泪惜别。魏源受其家庭影响,走到哪里都留下了好的官声民声。正如唐贾岛哭孟郊诗:“身没声名在,多应万古情”那样,一代一代的中正人对往事的记忆,就是对古人的怀念,没因时光流逝,却有增无减。魏源的诗“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诗中真实表达了一名小官吏,一位爱国志士梦中都关注民生,在奏章中抒发民众的疾苦,这也是魏源自己心情的剖白。

精勤小学至今保存一块记录魏源在中正场期间功德的“魏公去思碑”的残碑。诵读残碑上的一字一句,“士民感其惠之深”、“攀辕如失慈父母”等45字,分明让人读出魏源短暂履任中正场时,留给当地士民的是深情厚爱。“攀辕卧辙”是“东汉侯霸为淮阳太守,征入都,百姓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霸一年。”魏公去思碑的碑文中,真实地记录了当年中正场成千上万灶户士民,对他们心目中的良吏魏源,短暂时间署理场大使之职的良好口碑的延续和记录。更是对他德行的崇敬,那段作为的肯定,是民声民意对官吏的真实体现。字字句句反映的,是对亲民官吏的由衷礼赞和褒扬。

时光在流淌,记忆永远不息。“魏公堤”时近200年,坦涂殆圮,古堤故道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或许蕴藏于此,成为中正百姓长久的深切记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