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赶来,辛苦了,赶紧去歇会儿。”前几天的一个深夜,位于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蔬菜市场门前一辆河南牌照拉货车刚停下来,市场办主管王文成招呼着连续奔波几个小时的驾驶员抓紧时间休息。设置在市场办门前墙上的“晶暖驿站”4个字分外醒目。在这里,司机可以坐下喝喝水,和同事聊聊天。
以“晶暖驿站”为载体,打造居民身边的“红色堡垒”,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为外卖小哥、经纪人、司机提供暖心服务,是桃林镇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党建格局的一项创新措施。
“筑家”——健全建强“新”组织。“北芹蔬菜市场广场这儿有个新的‘晶暖驿站’,让我们有地方休息、喝水,还可以给手机充电,太方便了。”日前,一位山东籍驾驶员边拍照边说,“我要赶紧发微信群,让同事们看看这个家一般的驿站。”
思想引领育“新”。为切实维护好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桃林镇成立了2个“晶暖驿站”、4个流动党支部和3个企业党支部,不断推动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还融入了“党建阵地、业务咨询、困难救助、诉求服务、车辆交易”等功能,切实帮助这些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新就业群体特点,指导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并吸纳更多的党员加入,打造具有桃林特色的‘流动党支部’。”桃林镇组织委员、党建办副主任刘明轩说。
“暖家”——全心全意“新”服务。“让外卖小哥、货车司机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这就是我们‘晶暖驿站’的最大用处。”循环经济产业园党建联络员桑野说。
权益保障维“新”。设在驿站的党建联络员积极“按需施策”,为外卖小哥、货车司机提供包括“晶暖驿站”在内的全方位专属暖心服务和“1+1”服务,让他们的合理诉求有反映处、问题有协调处、困难有解决处,提高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和归属感。同时还成立了新就业群体服务小分队,奔赴各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点开展技能提升、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赠送保险等活动。该镇司法所“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队走进北芹蔬菜“晶暖驿站”开展新就业群体专项法律咨询,广泛普及法律援助、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等知识,切实筑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屏障。
“管家”——基层治理“新”角色。该镇还通过灵活设置党组织架构、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等方式,加强新就业群体与镇村党建联建,切实将行业管起来、让“小哥”动起来、把能量聚起来。
成长赋能强“新”。为了加强管理,该镇党组织还向辖内2个“晶暖驿站”派驻了党建指导员和党建联络员,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四亮”活动,将“晶暖驿站”与党建工作、基层治理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晶暖驿站”建设,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主动到乡村报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精神文明“宣传员”、服务群众“志愿者”,形成“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刘明轩 李冬)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