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洪门街道洪门村: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惠及百姓

     

     ( 记者 张文华 通讯员 刘静 张茹)“这条路(洪小路)以前是水泥的,污水管挖了好几次,补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接送孩子的家长没少被绊倒。”海州区洪门街道洪门村村民丁永高指着村口的路,语气里透着无奈。这条紧邻幼教中心的必经之路,曾是洪门村人的一块“心头痛”。

       更惊心的是村民许业兄的回忆:“前阵子,一对十几岁的姐妹骑三轮车,就在这段路上翻了,连人带车栽进了路边的河里。”她至今心有余悸。想避开这段险路,唯一的“近道”要绕行二三公里,极不方便。

      洪门村的道路困境,是安全、便利与经济的三重考题。洪小路连接着村幼教中心,坑洼路面直接威胁学童与家长安全;而张洪路万庄段更是村内百余亩果园的运输线。颠簸不仅增加果农运输损耗,更曾险些酿成落水悲剧。

        面对沉甸甸的民生期盼,得益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精准投入,洪门村道路改造工程按下快进键。近日,洪小路混凝土路面全面完工,基础工程收官;万庄段沥青铺设工程正式启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平整耐久,将彻底终结“绊倒家长”的窘况,为孩童铺就安全上学路。

       工程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村支书刘宝力坦言,部分村民因担忧修路影响排水而反对。村委会没有强行推进,而是逐户解决:为20余户人家重新规划修建排水沟渠。一户王姓村民担心新路面高于自家地基,村委会同样实地勘测,重修排水系统消除其后顾之忧。“路要修通,心更要疏通。乡村振兴的钱,要花到老百姓心坎上,更要花出实效和温度。”刘宝力说。这些看似“额外”的投入和工作,恰恰是民生工程温度最朴实的体现。

       洪小路新铺设的混凝土路面在阳光下延伸,万庄段的沥青层正在压实成型,洪门村村民脚下这条“摔跤路”终于迎来新生。对幼童,它是放学的平安归途;对果农,它是奔向市场的致富通途;对反对者,它是村委会躬身解忧的民心答卷。

       一条路的变迁背后,既是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精准落地,更是把“民声”夯实在每一寸路基里的治理智慧,最温暖的民生工程,就是用好每一分专项资金,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揪心事。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