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暨“传统文化进校园”闭幕式举行

【连网】(记者 张晨晨)淮海戏《赶集》、越剧《手心手背都是肉》、吕剧《新司马光砸缸》,别看这些文艺节目各个充满古典、民俗气息,却是由我市的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演绎出来的———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增强广大学生文化自信,12月27日下午,2018全市“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暨“传统文化进校园”闭幕式,在苍梧小学西校区举行。

孩子们零距离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由师专一附小带来的开场舞蹈《雏凤清鸣话海州》,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市淮海剧团的表演诙谐逗趣,引得现场学生连连鼓掌欢笑;板浦高级中学带来了海州五大宫调《盐河清韵》;淮海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一君表演了淮海戏《祥林嫂天问》……让现场学生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现场演出亮点频频,其中由东海县实验小学孩子们带来的吕剧《新司马光砸缸》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议和称赞。在制作考究的道具和服装的点缀下,几位小朋友有模有样地唱念做打,稚嫩童声和专业唱腔相得益彰———这出脍炙人口,却又在诙谐逗趣之余,充满教育意义的原创吕剧,除了令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现场的老师们也是各个看得喜笑颜开。

据东海县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以来,该校把“非遗”传承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开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课程,通过向学生进行吕剧历史的普及、演唱技巧的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让少年儿童得到滋养

演出现场,由板浦高级中学带来的海州五大宫调《盐河清韵》,以其清雅娴熟、温婉细腻的风格,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对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保存,更多的应是对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和传承人的继续培养。”据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梁继东介绍,让海州五大宫调走进中小学、各大高校校园,开设海州五大宫调相关课程,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成为我市推进这项传统技艺的良策。

近年来,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外传承基地10多个,分布三县三区中小学;利用高校音乐专业独特的师生资源开设选修课进行传承;完成科研课题10多项;完成科研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海曲百日谈》;编写了非遗进课堂地方教材《海韵新声》;录制了以《海韵新声》为题的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的教学观赏片,在全省开启了“非遗进课堂”的探索。而在教授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吸取现代音乐元素及表演形式,让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了解海州五大宫调,并系统地将其培训成为曲牌研究、展示表演的传人。

丰富内容、强化传承

加快校园传统文化阵地建设

闭幕式上,还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以及2018年全市戏曲进校园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陆续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传播基地,定期组织研究表演,规范基地的传播功能。妥善保管和宣传珍贵的资料和实物,构建集成果展示、演艺、学研和交流、教育和培训为一体的“文化空间”。

今年年初,苍梧小学被教育部命名为第二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木版年画、京剧等传统文化技艺,成为该校的一大传承特色。苍梧小学校长戴咏芳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木版年画进校园,旨在学习、传承我国这一古老的民间美术形式,将学校的西游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营造传承技法、深读名著、启迪思维的校园艺术教育氛围,让宝贵的传统艺术在学校得以传承、发扬,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下对传统文化追寻的种子。”

除此之外,罗阳小学的刻纸、建国路小学的布艺、海州实验小学的风筝等,都成为各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品牌存在。“今后,我们将和其他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一起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进一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推进力度,实现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全覆盖。”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武强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