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闵国
我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得到了好老师的教导。吴述郑教授就是我的好老师,我的恩师。
吴教授是北京大学毕业生,曾是济南市最有名的老师,后来调到山东师范大学任教。
老师身材高挑、清瘦。因看书太多、用眼过度,伤了眼睛,所以一直戴着一副宽边的茶色眼镜,大家都尊敬地称他为“吴大眼镜子”。
当年,我报考实验中学高中部,考了两道数学题,我都答错了,得了零分,我急得直哭。老师知道后找我谈话,问清楚我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当场就决定录取了我。
实验中学的课堂和学生宿舍不在一起,往来不便。我听说市立第三中学的学生宿舍就在学校里,也没向其他同学了解清楚,就自作主张地转学去了三中。不久后,因为饮食上遇到困难,又想转回实验中学。当时学期中途转学是不允许的,还是吴老师特殊照顾我,帮我办好了手续,并将我安排到他负责的甲班学习。
吴老师对我们非常关心,仔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只要对学习有帮助,他都会及时抓住并大力表扬。那个年代,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并不都认真,但在吴老师的班上,即使有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绝没有一个不用心读书的。老师讲话总是轻声慢语,对我们更是亲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从不严词训斥。
吴老师曾亲切地教导我们说:“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深厚光辉的文化传承。你们都是肩负建设新中国重任的栋梁,必须学好本领。”
吴老师读书多,文学功底深厚,见解独到精辟。他讲课也非常生动,常穿插一些成语典故,引人入胜。安静的课堂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生怕有一点走神,漏掉重要的内容。
毕业以后,我离开了济南,看望老师的机会就少了。最令我难过的是1969年,我路过济南,特意在上午跑去山东师大看望老师,却未能见到。不久后,就听说吴老师去世了。我内心十分悲痛,也充满了后悔。
(文中图片和封面图由AI生成)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