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乡贤建乡村主题教育馆讲红色故事

【连网】(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夏兴俭)“75年前的今天,日本战败投降。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打响了灌云人民抗日第一枪。这场战斗就是五里槐伏击战。”8月15日上午,连云港灌云县东王集镇盐河村“五里槐伏击战”纪念馆内,78岁的“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春雨,正给一群暑假中的中小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这位退休老教师18年来,先后建成6个乡村主题教育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励教育身边人,今年又积极助力家乡疫情防控,成为乡亲们心中的新乡贤。

修志编史建馆传播乡土文化

王春雨是灌云县东王集镇六里村村民,也是镇关工委副主任。自2002年从东王集中学退休之后,便义务到镇关工委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

“退休了,就不能为家乡精神文明建设做点什么吗?”他苦苦思索后下定决心,从收集、整理地方丰富的“好人故事”入手,修志、编史、建馆,让乡土文化扎根,让“好人故事”传播,让村民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东王集是一块革命的热土。在抗战期间,这里影响最大的就是发生在盐河边上的‘五里槐伏击战’。”王春雨告诉记者,他从灌云县志和仍健在的老战士口中得知:那场战斗打响了灌云人民抗日的第一枪,受此影响,当地很多青年人纷纷加入抗战洪流。

两年多时间、多达数十次的奔波,王春雨在县党史专家的帮助下,一手策划、创建了盐河村“五里槐伏击战”纪念馆,馆内纪念文字全稿约15000字,详尽记录了战斗的全过程,并再现了一批抗日军民英雄形象。

“孩子们,那些青年人牺牲的时候年龄跟你们现在差不多大,他们都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献出宝贵生命,我们不能忘记他们。”8月15日上午,村里一群中小学生来到“五里槐伏击战”纪念馆,王春雨给他们讲述发生在家乡的那场战斗,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建成6个乡村主题教育馆

在建成“五里槐伏击战”纪念馆的基础上,王春雨还多方收集线索,整理、编撰了多个“红色故事”,以及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多个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创新载体。

在东王集镇,他先后建成韩圩村“一碑四谱”主题教育馆、“三史”教育馆以及合兴村“三史一观”教育馆、元邦村“四大门战斗”纪念馆、小垛村大众创业教育馆等。并在县委宣传部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打造了全市首家村级“红色革命史学习教育基地”,供村民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参观学习。

2012年,“一碑四谱”主题教育曾荣获中宣部“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十大创新案例”,“三史一观”主题教育代表江苏省入选2017年度中宣部(中研会)重点课题。

在韩圩村村委会二楼的“一碑四谱”主题教育馆,记者看到,馆内“心中的丰碑”展示的是本村8位革命前辈,“时代风范”“尊老爱幼”“学业有成”“立志创业”4个“光荣谱”,展示的全是村里创业模范、孝敬公婆、勤奋学习的典型。

乡亲们心中的新乡贤

2003年年初,东王集关工委决定成立以王春雨任团长的“夕阳红小剧团”,以宣传党的光辉、人间真善美和身边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遏制丑陋习俗。

“夕阳红小剧团”在王春雨带领下,几年来,自编、自导、自演40多个文艺节目,演遍周边6个乡镇,得到观众一致好评。由于节目素材源自身边人身边事,不仅对普通群众有警示教育意义,很多剧目还被镇党委作为每年党员干部冬训的教材。

2017年5月,东王集镇党委安排王春雨做镇文化站编外兼职管理员。他以“红色乡愁”为主线,多次举办文艺宣传队演员培训班、农村业余创作人员培训班、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大型演出、农家田头演出,接待镇中小学生千余人次。

在当地,王春雨被广大乡亲们誉为身边的新乡贤。今年初,从大年初一起,他走街串巷,对全镇所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劝停,编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文艺宣传剧本,助力全镇疫情防控工作。并以个人名义向镇疫情防控一线捐款1000元,弘扬了灌云“好人”精神,用爱提升了抗疫的温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