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通讯员 连发委) 2019年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近年来,连云港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明确各地政府维护粮食安全责任,把保证粮食安全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要事来抓,全力保障粮食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确保粮食市场平稳,供需保障良好,已连续3年在全省获得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
保护耕地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连云港市出台了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实施办法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土地整治资金安排、领导干部考核等工作挂钩,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普惠+激励”方式对全市耕地保护进行补偿激励,使农村集体经济从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中获得稳定收益。出台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发展的意见,对粮食生产提出“三优三提升”要求,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9.51%。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测试,着力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
做好收购
力促种粮农民增收
破解仓容难题,采取提前轮换地方储备粮、加大建仓投入、奖励销售出库、组织跨省移库和定向销售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有效仓容,全力保障农民不出现“卖粮难”。及时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16至2018年,连云港市共收购农民余粮664.59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56.16万吨,促进农民增收6.8亿元。今年全市共收购小麦132.54万吨,其中最低价收购量82.15万吨,取得两个历史新高,最低价收购数量首次排全省第二位。优化惠农服务,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开展了送信息、送技术、送场地,优先收购服务、优先烘干整理、优先经营结算的“三送三优先”服务活动。宣传粮食收购政策,引导农民卖“放心粮”。规范收购行为,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全部使用“粮食收购信息化系统”和“一卡通”送粮入库。
规划引领
推动粮食产业升级
连云港市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粮油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突出县域稻米品牌优势,做响“东海大米”“盐田玉”大米品牌知名度。大力推进“好粮油”建设,2018年东海县获批“好粮油示范县”。近年来,投资13.25亿元新建仓容90万吨,全市粮食总仓容达330万吨,其中国有仓容221万吨,非国有仓容109万吨。投资1.15亿元进行危仓老库改造,维修仓容62万吨。2017至2018年度,新建产后服务中心13家。新建烘干设施11台套,日烘干能力新增3380吨。收储库点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建成1个市级粮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一个县级管理平台和11个智能化粮库。粮食加工业突出连云港地域特色,加快发展步伐,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6.77亿元。
服务民生
强化依法依规管粮
连云港市创建放心粮油销售店174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4家单位获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称号,3家单位获全国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提升粮油市场品牌效应,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5家县级粮油质检中心,为保障粮油质量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法管粮,采取“四不两直”和“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全市粮食企业进行检查,对全市粮食企业实施信用评级,运用信用数据成果对涉粮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今年组织了全市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坚持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全程留痕原则,对全市128个存储库点1436个货位政策性粮食进行了普查。
为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连云港市在全市确定8家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教育基地的单位将认真履行教育基地的主要职责,承接开展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有关社会实践、合作交流、主题宣讲等活动,为倡导引领爱粮节粮社会新风尚,牢固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意识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