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传承英雄精神 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 秦继真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当《卢沟谣》的旋律响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英雄先烈们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走进抗日山烈士陵园,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抗日山烈士陵园,这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无数英烈的英勇事迹。1800余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他们的精神如同松柏常青,永垂不朽。3576位抗日烈士的英名,被镌刻在纪念碑上,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敬仰。陵园上下共363级台阶,分8个坡段,寓意着八年抗战的艰辛历程。每一级台阶,都仿佛是一段历史的回响,让我们铭记那段峥嵘岁月。


在第二坡段,革命烈士纪念馆静静地诉说着英烈们的故事。馆内陈列的英勇事迹和珍贵文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彭雄、田守尧、符竹庭……这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英烈们的伟大和崇高,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英雄精神的决心。


在第三坡段,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巍峨耸立。冢内安葬着彭雄、田守尧等16位烈士,他们的英魂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第五坡段,符竹庭将军之墓静静地躺在那里,他的精神如同六角亭般坚固,永远激励着后人。


在其他坡段和纪念馆中,人们还可以看到日军反战同盟的金野博、战斗英雄何万祥、著名的八路军“青口十八勇士”的英勇事迹……他们的事迹如同激昂的青春之歌,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日英雄们正是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漫步在陵园中,我们仿佛能听到英烈们的呐喊声、枪炮声,仿佛能看到他们奋勇杀敌的身影。这些碑石下,安葬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曾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然而,在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纪念碑上,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敬仰和丰碑。


登上山顶,纪念塔高耸入云,闪耀着神圣而庄严的光芒。这光芒,仿佛是英烈们不屈精神的闪耀,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站在抗日山之巅,我们眺望着远方,那里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宁。这份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回望抗日山,翠绿覆盖,深邃无垠。远处层峦叠嶂,仿佛激昂青春的音符,在山间回荡。那连绵起伏的山脉,又似穿上绿军装的战士,身姿挺拔,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坚定地守护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这一刻,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英雄精神的力量。


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触动心灵的感召;每一次深情的仰望,都是为了全新的出发。唯有铭记先烈遗志,铭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们才能坚守人间正道,不迷失方向;唯有传承英雄精神,传承那份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力量,我们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熠熠生辉。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以英雄为榜样,以英雄精神为指引。让我们高擎英雄旗帜、传承英雄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委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梁红燕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