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国字号”西瓜的甜蜜突围

【连网】(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刘静)夏天,水润多汁的西瓜无疑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水果之一。在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新坝镇田间地头,瓜农们忙着采摘、装车,将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运往各地市场。2023年9月,新坝西瓜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字号”农产品。然而,我们深入这个有着30多年西瓜种植传统的“瓜果小镇”调查发现,光环背后仍有隐忧:品牌影响力局限于区域市场,全国占有率不高;销售渠道虽有拓展但仍显单一;产业深层次问题制约着这个“国字号”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国字号”招牌的分量与内涵

走进新坝镇小荡村果蔬种植基地,智能化温室育苗大棚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穿梭于瓜田间,物联网技术正实时监测着西瓜生长的每一个细节,水肥一体化机器在棚内有条不紊地工作。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果实品质的提高。在种植端,瓜农们坚持“自然熟”理念,采用蜜蜂授粉、有机肥培育的方式,确保西瓜糖分自然累积。

“目前还在销售的是拿比特,今年一共种了有20亩,另外还有8亩左右的美都,以及2亩彩虹冰淇淋西瓜。”种瓜大户谢意介绍,今年第一次尝试种植了彩虹冰淇淋西瓜,这是一个新品种,特别“娇生惯养”,一根藤就长一个瓜,农户们都不敢冒险大量种植。但是从今年试种情况来看,这个娇小的瓜确实美味,皮薄汁水多、沙瓤肉细腻、糖度吊打普通瓜。它的长相随温度变化,橙红、乳黄相间,因此得名“彩虹”,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很受欢迎。

新坝西瓜种植历史久远,得益于沙质偏弱碱性的土壤、优质水源和适宜气候,这里出产的西瓜因口感鲜甜而受到老百姓青睐。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就有新坝农户开始种植西瓜,近三十多年的规模化种植,更是让新坝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瓜果小镇”。目前,该镇西瓜种植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约2.4万吨,年产值达4500万元。每到上市季节,镇上几乎人人吃上了“瓜菜饭”。

2023年9月,新坝西瓜获得国家级认可——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一“国字号”荣誉为新坝西瓜的品牌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背书。

光环背后的产业短板与挑战

虽然有了“国字号”招牌,但新坝西瓜仍面临多重挑战。

“相对于其他瓜果蔬菜,西瓜在应对特殊天气方面要弱得多,一旦出现持续性降水以及高温天气,很容易受灾。”新坝镇农办主任陈宝兵介绍,往年正常年份农户能种植两到三茬西瓜,但是今年进入7月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不少农户家的瓜秧都出现了枯黄萎缩问题,一些农户索性把蔫了的瓜秧全部清理掉了,所以今年的3茬西瓜特别少。

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不足,不仅是种植品种本身局限,基础设施滞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目前,新坝西瓜产业仍以小规模种植户为主,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偏少。不少生产基地仍存在设施老旧问题,有很大一部分生产设施趋于老化,而且是简易的大棚,排灌设施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生产水平。

调查走访发现,虽然获得了“国字号”荣誉,但新坝西瓜的品牌溢价能力尚未充分释放。“我从地头批发,每斤1.5元左右,在市区进行销售,这几年市场比较认可美都这一品种,新坝种植的农户也很多,但是你说它是新坝的也行,是外地的也行,外观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西瓜批发商王先生坦言,早几年新坝种植户会在西瓜上贴上“新坝西瓜”的商标,但是这两年,农户普遍不贴这一商标了,至于新坝西瓜获得“国字号”这一口碑,消费者了解得并不多。

“新坝西瓜”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有限,这与缺乏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和文化内涵挖掘有关。陈宝兵坦言,因为相关政策原因,西瓜种植面积很难实现进一步扩大,高峰期时种植面积3000多亩,这两年种植面积不仅没有扩大,这一数据还在缩水,尽管优质的新坝西瓜远销上海、浙江等地,但整体市场占有率仍然有限。

“国字号”农产品期待破局

面对挑战,新坝镇也一直在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在谢意家庭农场的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打包好的西瓜礼盒已成为网红商品,通过抖音等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借助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台,我们在全国各地收获了一批西瓜、西红柿订单。”农场负责人告诉笔者。

为提升品牌效益,新坝镇联合各农场精心打造了“三位一体”销售矩阵,全方位拓展市场:一是沉浸式采摘体验,与沙杭研学团队合作,将瓜田打造成研学采摘点位,为游客提供“采摘+科普”一站式服务,游客还能带走专属西瓜盲盒;二是商超直供渠道,向本地商超、菜市场供应新坝西瓜,满足日常销售需求,巩固本地市场基本盘;三是云端抢购平台,通过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与邮政合作,借助家庭农场抖音直播与邮政直播平台,让新坝西瓜走向全国各地。

在品牌建设方面,新坝镇积极举办西瓜文化节、展销会等活动,但是要想让这一“国字号”农产品走向更远的市场,还需在多个维度持续发力。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首当其冲是要加快老旧棚室改造升级,发展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扩大新技术的应用面积。在产业链条环节,要重点解决冷链物流短板,完善田头市场配套。针对每年4月、9月的换茬季及冬季市场断档期,探索秋延后西瓜栽培技术,延长供应期。在深化品牌战略上,要讲好品牌故事,通过深入挖掘新坝西瓜百年种植历史和文化底蕴,将“自然熟”“蜜蜂授粉”“有机肥培育”等品质特性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借助“连天下”区域公用品牌优势,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