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公益课堂破解暑期“看护难” 绽放“成长七色花”

【连网】(记者 郑非凡 通讯员 张楠) 试管中跃动的色彩、纸巾上攀爬的彩带、喷涌而出的泡泡云朵……近日,为破解暑期“看护难”,连云港市各地精心打造了集科学探索、法治教育、文化熏陶于一体的公益课堂,为孩子们筑起安全港湾,点燃求知热情,让暑假充满乐趣。

微信图片_20250716103254

“哇,颜色变了!”海州区新浦街道文化站三楼的公益教室内,孩子们围在实验桌前,看着志愿者手中的试管发出惊叹。上午9点,“奇妙化学”课准时开始,大学生志愿者尚楷钦引导孩子们观察反应现象。

微信图片_20250716103307

该课堂依托文明实践所资源,以“文化浸润+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为辖区困境及双职工家庭儿童精心打造。课程涵盖远方文学、小牛顿实验、趣味射箭、硬笔书法等九大领域,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兴趣,破解暑期“看护难”。

微信图片_20250716103317

“孙子以前放假就抱着手机,现在天天催着来上课!”送孙子来上课的张大爷满脸欣慰,“孩子在这学了化学、书法,回家还主动练习,我们感到很欣慰!”

新浦街道文化站站长朱永其表示,公益课堂每周一至周五开放,目前惠及20余名孩子,由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护航:“我们将严格做好安全管理,持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守护孩子们度过充实的假期。”

与此同时,在赣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公益暑托班里,孩子们紧盯着水中缓缓“攀登”交融的彩带惊呼出声:“颜色真的会沿着纸巾往上跑,还融合了!”连云港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化身“科学神探”,带领孩子们开启奇幻探索之旅。

在“泡泡龙”实验区,小朋友鼓起腮帮用力一吹,蓬松的泡泡如云朵般喷涌而出,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我的泡泡龙比桌子还长!”孩子们兴奋地挥舞着满是泡泡的手臂,志愿者们穿梭其间,鼓励其尽情迸发创意。

微信图片_20250716103327

“孩子回家就拉着我做实验,连洗澡都在研究泡泡怎么飞。”家长李女士笑着分享,“这些神奇的小实验,比手机游戏有吸引力得多,让孩子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科学探索的余温未散,法治守护的清风也拂过课堂。“遇到陌生网友约见面,该怎么办?”在连云区爱心暑托班内,区检察院法治宣讲员莫莉娟老师的提问刚结束,孩子们就齐刷刷举手,眼中满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这是“12355青春自护平安暑期”专题教育课现场,莫老师将课堂打造成“闯关大冒险”。她举起“网络陷阱识别秘籍”卡片,结合真实视频案例,带着孩子们逐一拆解网络诈骗套路,在趣味问答中引导他们辨别网络潜在危险,学会拒绝不良信息诱惑。

“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讲课,知识才能真正扎根。”莫莉娟笑着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让网络安全知识不再枯燥,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培养起健康绿色上网习惯,也为他们平安度夏筑牢了安全防线。

科学的惊叹号、法治的防护网与文化的滋养在公益课堂上交织,随着“暑期公益课堂”的持续探索与完善,这份惠及更多家庭的“夏日关怀”,正为港城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描绘出更加多彩、安全的画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