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茬变九茬 连云港灌南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升级

【连网】在人们的印象中,食用菌大多都是在面积广阔的山林环境中生长,而位于苏北平原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这里既没有大山,也没有森林,作为地处黄海岸边的一个县城,却成为我国食用菌主产区之一,每天有1000多吨新鲜的食用菌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从传统种植到工厂化栽培,从人工为主到机械化生产,在科技的加持下,这里的食用菌产能逐渐提升。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灌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温暖而湿润的空气夹杂着蘑菇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在乳白色的光源下,一簇簇双孢菇层层叠叠地从培养基中探出小脑袋,煞是可爱。新长出的双孢菇白嫩新鲜,工人一大早就来到车间,忙着将长好的的蘑菇采摘装篮,当天下午,这些蘑菇就会被运往全国各大城市。

“我们的蘑菇是直接可以生吃的,味道还挺不错。”公司技术员张金涛随手摘下一朵小蘑菇,直接用嘴巴咬了一口,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都是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怎么吃都放心。”记者见状,也摘下一朵较小的蘑菇放进嘴里,口感和黄瓜差不多,只是多了一种特别的鲜香味。

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工人正在采摘双孢菇

“春节前后是我们销售旺季,现在公司每天可产出140多吨蘑菇。”张金涛介绍,“借助成熟的物流体系,我们的蘑菇都是当天早上采收,当天下午就能发往全国各地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最迟第二天就可以走进人们的餐桌,因为品质好,价格适中,所以每天供不应求。”

“传统白蘑菇一年只能长一茬,但是我们通过控制蘑菇的生长环境,现在一年最多可长九茬。”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酵技术负责人伟子龙指着总控室的电子大屏向记者介绍,“科技是破解食用菌生长密码的关键,蘑菇对它的生长环境,比如温度、湿度、氧气、通风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我们通过电脑来控制这些参数,把蘑菇生长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参数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控温、控湿,进行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为双孢菇生长创造适合的环境,这样蘑菇就能茁壮成长。”

据了解,该基地采用世界先进的三次发酵培养技术,通过三次不同温度的发酵,促进有益菌种生长,抑制有害菌种发育,从而培育出安全、营养的高品质蘑菇。

灌南食用菌种植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过去品种比较单一,种植方式也大多是传统的大棚覆土栽培。随着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当地逐步引进食用菌新品种及珍稀品种,企业也逐步向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周年化栽培方式转变。一座座智能化种植工厂,消除了气候季节的影响,让当地具备了全年大规模种植食用菌的条件。

除了坐拥亚洲单体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以外,灌南县的杏鲍菇产量也占据了全国大约三成的市场份额。

灌南县丰收菇业是一家专门生产杏鲍菇的种植企业,一个个车间里,工人们按照各自的分工,从原料填装到菌菇管理,从菌菇采摘到菌菇包装,一台台机车往来穿梭,一条条生产线热火朝天,一辆辆满载成品杏鲍菇的货车陆续驶出公司的大门。

“为了应对春节消费高峰,我们每天有100吨左右的杏鲍菇供应市场,最多的时候一天达到150吨左右。我们主要销往江苏本省、山东、河南、北京、宁夏等地,同时常年出口欧美等国外市场。”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华告诉记者,从1月份起,菌菇销量明显上升,比上月平均日增加5吨左右的鲜菇,价格也从每箱50元涨到了70元左右,春节市场拉动了菌菇销量。

杏鲍菇包装车间杏鲍菇包装车间

为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多重效益,灌南县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多年来,通过杂交手段研制出7个品种优良的杏鲍菇新品种,杏鲍菇远销国内大中城市。

“我们园区从多年前单一生产金针菇,到现在的海鲜菇、茶树菇、平菇、白蘑菇等十多个品种。目前全县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全国第一,各类鲜菇年总产量达60万吨,实现产值65亿元,全县工厂化鲜菇总产量约占全国10%。”灌南县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吴洪涛介绍,“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品牌培育,着力培优一批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补齐菌种研发、精深加工、市场流通、科普农旅等短板环节,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据了解,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食用菌菌种研发的领跑者;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杏鲍菇良种创新基地”,创新开发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工厂化袋料栽培新模式,单个杏鲍菇菌棒可达到600克以上;灌南县依托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兴建了中国农科院(灌南)食用菌产业园、南京农业大学(灌南)食用菌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科技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孙荪 殷开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