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陈继祥:初中毕业拥有54项专利 电网走出的劳模发明家

拥有54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被国家电网公司收购,4项被应用到江苏省带电作业工作中,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陈继祥的发明“成绩单”。18岁接父亲的班时,陈继祥只有初中学历。37年来,陈继祥扎根生产一线,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大胆创新,在一个个微小的细节中发现可以改变的空间,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成为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

01

初中毕业,拥有54项发明专利

1986年,18岁的陈继祥初中毕业,他从父亲手中接班,成为连云港市东海县供电局一线员工,从此与电力行业结缘。如今的陈继祥带领的团队获得各项发明(专利)79项,个人拥有54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被国家电网公司收购,4项被应用到全省带电作业工作中,特别是《绝缘电动扳手》获得“实用型科技创新成果”。今年,他又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1项关于一种新型带电作业便携平台项目的专利申请。

“每次在工作中遇到难处,我是睡不着觉的,要么设备需要改进,要么方法要换,总之不怕失败,多尝试几次,总能成!”陈继祥说。

20世纪90年代,东海县供电公司为了清理电力通道,购买了一批汽油锯。由于经常使用,汽油锯损坏特别快。陈继祥大夏天闷在库房里,拆了装、装了拆,不懂就去看书琢磨。最后,他将工区损坏的4台油锯全修好了。从那以后,24个乡镇供电所都来找他修理油锯,仅此一项他就为企业节省修理费用数万元。

多年来,陈继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获得大专学历,阅读大量技术书籍让他尝到了甜头。融合了配电、无线电维修、机械维修等多门专业知识,陈继祥自我“修炼”成了一名多产的“发明家”。

03

超越平凡,用心之处必生智慧之花

2002年,东海县供电公司首次成立了4个人的带电作业班,陈继祥任班长。面对专业知识的空白、设备的匮乏等困难,陈继祥带领班组成员迎难而上。

陈继祥搜集难点、关注细节、摸索创新路子,带领一班人从最简单的带电搭火入手,硬是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他研制出的“智能电流测试仪”,对比一年后日本出产的同类设备便宜1万余元,其性能和安全性毫不逊色,这为企业节约了一大笔费用,填补了专业技术空白。

“我们的工作其实很普通,但是就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就能找到创新的点子。”2022年11月,陈继祥在工作中发现,老式线夹由于模具款式旧、缝隙大、防水性差,对新型各类导线夹持度不够理想。他立即着手改进,升级改造线夹绝缘材质和开口角度,并在绝缘层外面各加装一层导电压板,中间用2根螺丝固定。在实际使用中,这款新型绝缘开口线夹运行可靠、安装快速,适用导线范围更大,还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能有效降低线路运行故障。今年4月,该新型线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04

以身示范,个人工作室持续升级

今年,陈继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些年来,他先后获得国网特等劳模、中国好人、江苏省劳模等60余项荣誉奖项。他总说,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不能只自己埋头创新,还需要带领更多的青年人参与进来。

4月23日,在东海县高新技术开发区10千伏富华线带电搭接现场,陈继祥带领青年创新团队对开口线夹进行实地操作。他密切注视着班组成员每一项操作步骤,指挥成员顺利完成该项作业。“青年员工们越来越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发现创新点、研讨论证、动手制作,他们成长的速度让人惊喜。”陈继祥说。

2018年,陈继祥个人工作室不断升级,先后有32名公司青年员工加入他的创新团队,将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推动公司职工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班组成员、95后青年员工顾炎2018年参加工作,成为陈继祥的“关门弟子”。2022年初,顾炎与创新团队将配网线路绝缘子改造作为当年的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团队把绝缘子的材质和结构全都重新设计,寻找新型替代材质,用车床切削加工。在陈继祥的指导下,最终《免绑扎绝缘子及缓冲定位装置研制》诞生,并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青年员工是电网的未来与希望,他们都是专业院校毕业。希望青年员工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把平凡的事做好、做透,那就是不平凡。”陈继祥说。(李江 石万鑫 申甲雁 卢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