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节约运输费用约60% 连云港港首创进口粮食水转水联合监管模式

【连网】近日,江苏省自贸办公布了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创新实践案例,以连云港港多式联运业务为背景的“进口粮食水转水联合监管”案例入选。进口粮食通过水转水中转运输后,从传统的4个作业环节简化为2个,港口操作时间由创新前的8天降至1天;与铁路发运相比,可节约运输费用约60%,每船有效提高港口粮食筒仓利用率约0.67次。

进口粮食水转水联合监管模式,是连云港港致力做强港口粮食业务,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开展的粮食作业降本增效的有力举措。该模式实现了粮食进口与转口过程无缝衔接的水水中转,通过进口港海关联合目的港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将抽样送检结果核准后置,进口粮食卸船与取样送检同步进行,进口粮食抽样送检取样后即可直接装船转运至转水船舶进行装船作业。

10月8日,在连云港港32、33号泊位,港口东粮公司正在开展进口粮食水转水业务,依托在江苏省海港码头独有的自动化装卸系统,在运输过程中采用“边卸边检边装”的转水新模式。只见码头操作工人将32号泊位母船的粮食卸出,通过系统线不间断运输至33号泊位,使用两用机将粮食装进二级船中,实现转水运输。与此同时,在东粮公司的监控室里,连云港海关关员正通过电脑,实时监控粮食的卸货通关。通过海关自主研发的“衡器计重集成化检验监管平台”,货物边卸货边完成衡重,自动采集、存储、处理检验数据,每万吨货物计重时长缩短20%至30%,实现“卸毕即检毕”“无感无滞留”的“智慧计重”效果。

经实践分析,“边卸边检边装”让东粮公司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在提升效率方面,新作业模式通过系统线自动化装卸设备的大出大进和船对船“一对多”的即装即走作业状态,极大缩短了进口粮食在连云港口岸的周转周期。在节能降耗方面,新模式作业环节减少,运输距离缩短,为客户全程物流降费提供了便利。

“以往粮食作业必须进筒仓存储,再由粮食专用车运至目的地,成本不可控因素多。”东粮公司总经理叶勇介绍,如果运力不足粮食挤压筒仓,会造成公司生产被动和客户堆存费增高,仓容不足则会造成船舶无法作业,滞期压港,而新模式则一举打破制约发展的核心短板,实现公司与客户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多赢局面。

随着“水转水”业务的成功开展,为连云港港争揽货源、服务市场提供全新发展路径,也为实现国际粮食集散中心注入发展动能。下一步,连云港港将重点强化海铁、海河、海公、海江全路径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创新思路提升货源市场的开拓力度,为客户“粮”身定制物流服务方案。(王文 张新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