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强化创新改革 期待破茧蝶变——以文创视角助力大旅游发展系列观察(三)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第一年。去年10月底,我市和淮安、南京一起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力争通过两年努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全国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把握这一机遇,通过强势推进文旅消费体制机制、政策保障、消费环境、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创新改革,优化文旅消费环境,持续提升港城文旅产业质量和规模已迫在眉睫。

文旅消费趋于同质化

  春末夏初,街头的冷饮店又开张了。很多人还记得,去年国内多地景区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高颜值文创网红雪糕,如湖南岳阳推出岳阳楼和江豚造型的雪糕;四川推出熊猫造型雪糕;甘肃莫高窟推出草莓口味的“九层楼”造型雪糕……文创雪糕异常火爆,一度上了网络热搜,上演了一场“全国文创雪糕大战”。

  这也成为文旅消费产品同质化现象的一个缩影。去年旅游旺季前,我市花果山景区也推出了西游文创雪糕。记者了解到,整个旅游旺季期间,文创雪糕的销量不错,拿着雪糕在山门前拍照发朋友圈也成为游客的一种打卡方式。文创雪糕的走红,符合年轻消费者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但其他的文创产品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采访中,谈及一些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如果仅将其作为一款商品、一个伴手礼而追求单项的经济回报,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开发浅尝辄止,都很容易走入重复、同质化的怪圈,给游客带来的是审美疲劳。

立足本地文化内核 延伸大众消费认同感

  一直以来,为了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走出审美疲劳以及同质化的怪圈,旅游行业将创新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此前,由于文创产品以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融合文化与产品,与旅游产业求新求变的需求不谋而合。也正因如此,文创产品开发逐渐被各级政府、旅游景区、社会各界所重视。”市区一服务景区文创产品销售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很多景区花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来做文创产品的工作,但收效甚微,有些到最后不了了之。

  真正的创新,或者是通过文创开发来满足游客的需求,想要成功就必须立足旅游二字的同时进一步发扬地域特色。可以想象,游客在见多了卖萌可爱、精致貌美等旅游文创后,再令人爱不释手的产品也很难吸引到他们的注意,而想要让他们停留,为产品买单,就必须从产品的内容出发。要通过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重塑、再造等提炼出反映旅游城市自身价值的产品。特别是在文化价值的运用上,需要找到地域特色和消费人群的认同感,这方面尤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景区销售的产品只注重了当地区域的某个文化特色,满足不了游客在不同区域文化景区中寻找的归属感,只观看不购买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文化内核的延伸。

用好国字号招牌 下好文旅融合棋

  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我们提倡通过文创视角来发展大旅游产业,更多的意义是通过文化创意架起一座沟通文化的桥梁,奉上一场文化盛宴,让广大游客通过文化创意直接触摸到港城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事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业内人士指出,我们应当积极利用好打造国字号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新契机,下好文旅融合这盘大棋。一方面,各地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文旅消费的体制机制、政策保障、消费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优化港城文旅消费的大环境。另一方面,景区在积极探索游客需求的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文化机构,对自身的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共同持续提升我市文旅产业质量和规模。

  当前,各地都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具特色固然重要,但我们也需要抱团作战,取长补短,共同在产业补短板上做功课。以备受游客诟病的景区缺乏体验性场景为例。近年来,我市不少景区虽然有了一些演出、与游客互动的娱乐项目,但缺少带有差异文化的体验场景,成了不少景区发展中的一个缺憾,无论是花果山景区,还是二郎神主题文化公园都是自带传奇故事的旅游项目。很多游客就是奔着这些故事而来。但由于体验性、表演性场景的缺乏,故事表述不完整,不能引起游客的情怀,没有很好地从自身资源为依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显性,没有让游客体验到文化的差异或新奇性,缺少了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所以游客没有消费的欲望。从这一点出发,就需要我们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吸引文化创意团队、人才为景区注入新鲜血液,更大程度上发挥出文旅融合的效应。这也需要整个社会营造出一个积极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的氛围,从全域的角度出发,形成一个市民关注旅游,旅游回馈城市、市民的良性循环,真正破茧成蝶。(□ 徐黎一)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