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周莹 王雅萱
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夜经济写在了自己商业发展的规划中。连云港人如何掘金夜经济?专家表示,与一般消费者相比,夜经济核心消费者的特点是年轻、自由、收入高、消费多样化,“千禧一代”成为夜经济娱乐消费的主力。如何抓住需求,是连云港发展夜经济的关键所在。
港城夜经济需要升级
民主路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以来,民主路启动了夜市工作,目前服装百货类已入驻商家20余家,配合民主路风情美食街吸引消费。同时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民主路坚持“日日放影片,周周搭舞台”,每周三、五、七举办的老百姓大舞台活动积极带动夜间人气,每场观看人数500余人。通过广场舞台大屏播放红色影片、优秀国产影片等,截至目前,共播放《亮剑》等电视剧十余部,《地道战》等老影片30余部,每日观看人数200余人,不仅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还活跃了整个街区的夜间文化氛围。
步行街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他们就开始抓住“夜间人流”机遇,开放市场,增设夜市,大力发展“月光经济”,经过多年发展,陇海步行街特色主题夜市已成为海州区商业街区的一张“名片”,每年夏季,陇海步行街18时以后的营业收入,占到全天营业总额的50%,使“月光经济”成为街区发展的助推器。
然而必须看到,我市的“月光经济”“纳凉经济”同夜经济还是有所不同。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因为我市夜经济的业态还比较单一,需要借助各县区特色开发的时尚、潮流的高端夜经济,例如海上夜游、演艺夜游、沙滩夜游、水秀、灯会等群众和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的夜间经济。
有人说,夜经济是独属于北上广深发达地区的产物,三四线城市难以企及。常住人口仅400万的广东三线城市肇庆却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三四线城市同样可以受益于夜经济。为了激活夜经济,肇庆举办为期60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光影艺术节,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37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
抢抓夜经济需有市场思维
商务部调查显示,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放眼全球,统计数据显示,仅伦敦一个城市的夜晚,就为英国创造全国总税收的6%,甚至拯救了因网上购物冲击而没落的高街。此外,夜经济还为伦敦提供130万个工作岗位,年收入达660亿英镑。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人气。”苏宁小店连云港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商业是伴随着人气发展的,没有人气,很难发展夜间商业。市区某商业综合体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开发夜经济,还需要城管、交通等多方支持。
那么,如何做好连云港夜经济呢?专家认为,首先是做好规划,从概念上将各个县区的夜市经济升级为夜经济,从而推动城市夜经济提档升级。其次要统筹做好夜经济需求的公共设施与服务配套,加快夜间交通、灯光照明、公厕设施、医疗设施、治安保障等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为发展夜间经济提供支持。再次要在社会营造夜经济的氛围,让更多年轻人感觉晚上的连云港好玩。
夜经济发展还需制度保障
北京为了保障夜经济发展,设立三级“掌灯人”,统筹推进夜间经济发展,负责了解区域内的夜间经济运营情况、居民需求,并根据存在的夜间消费需求提出区域内夜间经济的发展意见,由市、区、街(乡镇)三级政府部门主管领导以及商、协会负责人“掌灯”,辐射北京全城,建立“夜京城”地标和商圈动态评估机制。
天津市提出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成都加快培育锦江夜消费商圈,引入现代新兴消费业态,形成“国际范、蜀都味”成都夜消费;南京提出到2020年,力争夜间经济试点区域新增经营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左右,将“夜金陵”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夜间经济品牌。
这些成熟的夜经济发展经验为我市推进夜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专家建议,连云港要加快夜经济的统一规划,打造一批“夜港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经济消费业态,吸引周边群众和国内外游客参与。其次,应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在“夜港城”地标和商圈周边,做好公交服务保障,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鼓励出租车和网约车平台加强夜间车辆调配。再次,各个街区和商业圈要策划组织一批戏曲、相声、电影、歌剧、音乐、读书等主题鲜明的“夜港城”文化休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对相关的营业性演出给予一定比例的低票价补贴,让人们走进艺术殿堂,享受晚上的艺术熏陶。鼓励相关景区延迟下班时间,在连云港老街、盐河巷、民主路组织夜间游览活动项目。持续支持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至22:00,在公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加快夜景亮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提高夜间消费场所辨识度和吸引力,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