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朱正艳)日前,连宿高速公路二期1标段建设现场,最后一片16米预制板梁在指挥人员的精准指令下,平稳地安装就位。现场技术人员通过全站仪进行最后的数据复核,确认板梁轴线和高程误差均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这片板梁的成功架设,标志着该标段264片预制板梁架设任务圆满完成,项目建设正式转入桥面系施工新阶段。
此次完成的1标段板梁架设工程共涉及3座桥梁的上部结构施工,所需架设的板梁包含16米和20米两种规格,每片板梁平均重量达25吨。据了解,该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板梁运输和精准架设两个环节。从预制梁场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路程较长,需要穿越多条乡村道路和交叉路口,路线规划和交通组织难度较大。同时,部分桥梁跨越既有沟渠,架设作业需兼顾水上安全与精准度,对吊装设备选型、作业流程衔接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团队在前期准备阶段做了大量细致工作。技术人员对每片板梁的预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波检测内部密实度,确保所有板梁均符合设计要求。在运输环节,项目团队反复优化运输路线,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并协调交管部门在关键路段设置临时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进行交通引导,保障了板梁运输过程的安全有序。
在架设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一台200吨和一台130吨汽车起重机作为主力吊装设备,并严格执行“一机一人”专人指挥制度。针对跨越沟渠的施工区段,技术人员创新采用“全站仪实时监测+人工辅助校准”的作业方式,将板梁安装的轴线偏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高程偏差不超过3毫米。通过采用“分片吊装、逐跨推进”的施工模式,合理划分施工段落,同步开展板梁安装与支座调试作业,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最终较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全部架设任务。
安全管理始终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项目部对所有参与吊装作业的人员进行了专项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重点讲解吊装设备操作规程、高空作业防护要点及应急处置流程。施工现场设置了完备的硬质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严格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所有高空作业人员都必须规范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使用防滑脚手板,确保施工安全万无一失。
“板梁架设的全面完成,是全体参建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项目后续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该标段工程技术部部长张升表示,项目团队将迅速转入桥面铺装、护栏安装等工序的施工,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