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党建赋能 小特产闯出大市场


(□ 庄婷婷 葛云路)前不久,市“山海甄选·连天下”农业大集在苍梧绿园开集。现场130个展位依次排开,60余家镇村集体、强村公司、个体农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商户参与,熟悉的烟火气与热闹的吆喝声交织,吸引众多市民。

这是我市以党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市创新打造“山海甄选”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常态化举办“山海甄选·连天下”农业大集,19场大集累计销售额超1300余万元,以“组织带动、干部带头、党员带领”模式持续释放助农效应。

党建搭台

家门口大集让农产品走出乡村

“您看这蒲草,都是咱本地田间种的,从采摘、晾晒到编织,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全是老手艺!”在市“山海甄选·连天下”农业大集房山蒲编展台前,镇级强村公司总经理陈文孝手持蒲编宠物窝,向围观市民生动讲述着非遗传承的故事,展台前热闹的询价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截至目前,农业大集活动覆盖全市56个乡镇(街道),联动强村公司、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创新推出“东西合作特产区”“‘一带一路’好物展”,各县区结合实际打造“家门口大集直通车”“以书换蔬”等特色形式,让更多优质产品走出乡村、走进城市。

为让“助农富农”落到实处,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社等10余个部门,汇集6大类300余种农特产及赣榆贝雕、灌南剪纸等非遗产品,形成专有货盘,建立滞销农产品绿色通道,优先为农户免费提供摊位和带货服务,让组织力量延伸到产销各环节。

渠道破局

直播基地+供应链激活增收引擎

渠道通畅才能销售“长红”。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市成立山海甄选供应链管理公司,引入专业团队指导,建成集直播、检测、孵化于一体的5000平方米直播基地,发出《“e企助农山海共富”行动倡议书》,通过“干部代言+网红助力+全媒体矩阵”,推动商旅文体多业态消费融合。

依托“党组织+供应链公司+直播基地”模式,我市构建起扎实的电商生态。“家人们看过来,这是粉水晶手链,直径1厘米左右,水润光滑、颜色漂亮,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在直播基地内,东海县曲阳镇兴西村党总支书记赵中刚正热情讲解,身后的电子屏上订单数不断跳动。

此前,18名网络达人参与线上大集启动仪式,仅两天便成交8万单,销售额突破350万元。同步开展的村干部直播特训营,着力培养出一支像赵中刚这样“能带货、促共富”的骨干队伍,让“指尖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品牌“出圈”

科技赋能让好产品“卖得久”

品牌树得好,还要能抓住机遇、借势“出圈”。为让品牌发展更具“科技含量”,我市围绕农业大集“信息流、质量流、人才流”三大环节,系统疏通堵点,实现全链条提质增效。

“扫这个码,就能看到这箱草莓从种植到采摘的全流程!”在农业大集,工作人员正向市民演示。市民李女士扫码后,手机屏幕立即显示出草莓种植基地的实时监控画面和农事记录,她满意地点点头:“有了这个‘身份证’,买着更放心了。”

我市建立产品质量全流程追溯系统,推动快检站点功能升级,筑牢“山海甄选”品质根基。用好电商人才政策,建立常态化达人合作机制,10余名头部达人每月开展专场带货。强化系统思维,协调推进资源整合、物流仓储、党建宣传等环节,形成“直播带货—物流配送—政策服务”的闭环生态,让农产品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卖得久”。

如今,“周六赶大集”已成为港城市民的新风尚。“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补齐冷链物流等短板,让‘山海甄选’成为推动城乡共富的持久动力,让农民的好收成真正转化为好收入。”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