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第三届无锡连云港粮食产销协作推介品鉴会圆满落幕 粮香牵锡连 协作谱新篇


(刘茜文 连发)11月11日,太湖之滨的无锡暖意融融,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内更是人气高涨,第三届无锡连云港粮食产销协作推介品鉴会在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连云港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主办,灌南县、东海县、灌云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承办,以“南北好粮  锡连共创”为主题,为两地粮食产业协作搭建起坚实桥梁。


活动现场,来自东海、灌云、灌南3县的20家粮食企业携百余种优质产品集中亮相,让黄海之滨的粮香跨越山海,在“江南米市”收获满满青睐,更让两地粮食产业协作的纽带越拧越紧。


港城好粮

“圈粉”无锡市民



刚步入展区,粮香便扑鼻而来:东海展台前,市民举着手机扫米袋溯源码;灌云展台的玫瑰鲜花饼刚出炉,热气里飘着甜香;灌南的试吃区排起长队,保温饭煲里的米饭冒着袅袅白烟。三县好粮各展风采,把“港城味道”种进了无锡市民心里。

“您趁热尝尝,这是我们‘蟹稻共生’种出来的大米,嚼着有自然的清甜!”灌南县金稻源米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工作人员刚掀开保温饭煲,热气裹着米香就飘向四周。该企业负责人一边盛着米饭一边向市民介绍,为了保障稻田里螃蟹的生存环境,企业农药喷洒量比普通稻田要少很多,螃蟹的排泄物能替代部分化肥,既保护了生态,米的口感也更纯粹。无锡市民李先生夹起一筷子米饭细细品味,当即决定买下3袋。

不远处的灌云绿岭面粉厂展台,负责人正拿着一袋“高级雪花粉”向市民介绍,语气里满是自信。“我们从2002年就做面粉,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全链条都把控着。大家看这特精粉、高级雪花粉,都拿了绿色食品证书,往江苏、山东等地发了十几年货,不少老客户就认我们这口纯粹的麦香。”听完介绍,无锡市民张阿姨拿起一袋面粉说:“我家老伴就爱吃有麦香味的馒头,买一袋回去试试。”

东海展区的“硬核”品质也毫不逊色。江苏东海晶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科主管刘鲁珍正邀请市民品尝热气腾腾的南粳9308大米。“这款是我们‘道穗香’品牌的核心产品,煮出来柔软油润,就算放凉了也不回生,浓香能持续很久。而且您扫米袋上的二维码,从种植基地、收割时间到加工流程,全程都能看见,吃着特别放心。”

看着这热闹景象,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元感慨:“无锡粮食自给率仅27.5%,每年需要大量优质粮源补给。连云港送来的不仅是好米、好产品,更是给无锡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感。这种‘产区送好粮、销区给市场’的产销对接,正是两地互利共赢的生动体现。”


品质把控

解码“硬核底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锡市民的青睐,不是偶然——从田间到餐桌,我市用全链条的品质把控,给好粮攒足了“底气”。

“为啥我们的大米能受欢迎?关键在‘种得好、储得好、管得好’。”灌南县粮食集团副总经理洪寅拿起一袋南粳9308大米向围拢的市民介绍,集团自有25万吨低温仓,能最大程度锁住大米的新鲜度和营养,这是保障品质的重要一环。

除了储存环节的“科技加持”,灌南在种植与管理上更有“独门秘籍”。洪寅透露,灌南县粮食集团已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供应、统一种植标准与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与收购、统一加工与销售。“从稻种下地到大米装袋,每一步都有详细记录,就是要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更让无锡市民期待的是,灌南县粮食集团已在无锡朝阳粮油市场B区26、28、30号设立销售网点,以后无锡市民不用跑远,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宗的灌南好米。

这份品质坚守,源于灌南“苏北天然粮仓”的深厚底蕴。当地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2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达74万亩,优质稻麦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64万吨以上,不仅是全省首批亩产吨粮县,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灌南大米”品类丰富、品质出众,已先后获批5个省级味稻小镇、培育出10余个优质稻米品牌。

灌南的品质坚守并非个例,东海、灌云的粮品同样经得起市场检验。东海县的“道穗香”“东喜”等品牌大米,凭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过硬身份,多次在IGPE中国国际粮油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赛事中斩获金奖;灌云县的“绿岭”面粉、“叮当河”有机米香飘苏鲁浙闽多省;江苏恒益粮油有限公司则顺应健康消费趋势,着力打造弱碱、富硒等功能性大米。“现在消费者需求从‘温饱型’转向‘健康型’,我们要让大米不仅好吃,更能为健康加分。”该企业总经理殷海涛的话,道出了港城粮企的品质追求。


南北协作

共绘粮安新图景


好粮是“敲门砖”,协作才是“长长久久的事”。本次推介品鉴会不仅是连云港好粮的“展示台”,更是锡连两地粮食产业协作的“加油站”。从签约合作到应急保供,从电商赋能到市场拓展,一系列务实举措落地,让两地协作从“短期对接”迈向“长期共赢”,共同绘就区域粮安新图景。

签约仪式上,三批合作项目的敲定引来阵阵掌声。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江苏东海晶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灌南县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宜兴市晨霞米业有限公司与灌云县龙苴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签约。

“这次和江南米道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买米卖米’。”灌南县粮食集团副总经理洪寅介绍,江南米道已在灌南流转800亩土地共建绿色种植基地,今年试种的大米反响良好。“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稻谷集散、加工环节进一步合作,实现‘产区种得好、销区卖得好’的双向奔赴”。

除了企业对接,两地还有更稳的“粮安约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许彬山表示:“我市已为无锡建立30万亩优质稻谷、小麦保供基地,在应急情况下可保障供应无锡3万吨成品粮,这不仅是数字的承诺,更是两地携手共筑粮安的责任担当。”

电商平台则给两地协作插上了“数字翅膀”。灌南农电子商务的展台前,两台手机正直播:“家人们,这是灌南大米、汤沟酒,都是正宗港城货!”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在淘宝、抖音等平台有多个直播间,综合粉丝超百万,年销破千万,还带动了上百名本地主播一起推介港城农特产品。这次来无锡,也是想打通‘线上直播+线下销售点’的双通道,让港城好粮更快走进无锡千家万户。”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王吉富表示,两地要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推动产销合作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向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升级。连云港持续输出优质粮源与产业能力,无锡发挥市场与渠道优势,共同推动粮食产销协作向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品牌共建等领域延伸。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