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 许敏) 昨天上午,东辛农场东米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内自动化饲喂、智能环境控制等系统高速运转。车间内不见传统养殖的人工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饲喂系统精准运转,技术人员对着机器按下按钮,投料机就沿着预设轨道匀速输送,精准落至每一层鸡笼的食槽中。“现在养鸡和过去不一样了,全是智能化操作,我们将配好的饲料倒入机器,按下按钮,食槽里就有定量的食物了,非常方便。”技术人员李增平边操作边对笔者说。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同步发力,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温湿度、风量等数据,通风窗、导流板等装置根据参数自动启停,将鸡舍内环境稳定在最适宜蛋鸡生长的状态。四层笼养架整齐排列,层层叠叠的鸡笼最大化利用空间,笼内蛋鸡羽毛光亮、状态活跃。
今年,东米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在发展肉鸡产业的基础上,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租赁徐圩新区香河生态园横向拓展蛋鸡产业,并通过生态化、集约化养殖管理模式,让养殖过程告别了“看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保障了蛋鸡的健康生长,实现了产能与养殖效率的双重提升。
如何收集新鲜鸡蛋成了养殖场是否能保障产能、锁定新鲜度的核心环节。每日数以万计的鸡蛋集中产出,既要求收集过程“快”,避免鸡蛋在鸡笼内滞留变质,又要求“稳”,防止传输中蛋壳破损。笔者看见,在鸡笼下方,一条输送带正安静运转,构成鸡蛋收集的核心通道。每当蛋鸡产蛋后,鸡蛋会顺着笼底的导流板自然滚落到输送带上。一个个带着温热的鸡蛋整齐排列,沿着既定路线向前移动。末端的分拣区,工作人员会剔除未达标的鸡蛋,合格的鸡蛋则被送入蛋库。
东米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场长冯金成说:“蛋鸡养殖场,目前占地158亩,共有蛋鸡11万多羽,其中海兰褐7万多羽,京粉8号4万多羽。今年4月底公司对鸡舍进行改造,采用了蛋鸡全自动化流程,减少了养殖难度,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天可产鸡蛋3750公斤。日前,养殖场还通过了行业内权威机构的无抗和可生食蛋品双重认证。”
东辛农场还组织考察团队赴扬州、济宁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围绕禽类产业精深加工“取经问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构建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传统养殖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突围,必须打破‘养殖场思维’,建立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东辛农场公司副总经理王宽波说,东辛农场将强化“两头并重”策略,前端聚焦研发创新,后端发力品牌与市场,全力锻造差异化竞争力,推动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心的蛋品。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