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晨晨 张南宁 朱代桂 姚绍庄)10月1日清晨,秦山岛神路广场的海风轻拂,500余名游客的目光齐聚碧海蓝天交织的“天然舞台”。随着沉浸式实景剧《徐福东渡》首演大幕拉开,赣榆区双节假期不仅有了浓厚的文化开篇,更勾勒出县域旅游“以特色破圈、以服务留客”的生动图景。
数据见证文旅热度:假期期间,赣榆区累计接待游客165.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在纳入市统计口径的10个景区中,有7个免门票景区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的旅游体验。纳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4.4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03%。旅游综合收入达491.59万元,同比增长23.69%。
文化赋能
深挖本土特色打造独有文旅IP
对县域旅游而言,最大的优势是“在地性”,最大的挑战是“辨识度”。赣榆区深耕本土文化与自然资源,将“徐福东渡”的历史底蕴、“海州湾海景”的生态魅力,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IP”,让游客为特色而来。
《徐福东渡》以秦始皇一统四海、寻求长生的历史为背景,生动再现秦代方士徐福奉旨东渡、远涉重洋的传奇故事。演出将历史厚重感与神话奇幻色彩完美融合,既有大秦军威的雄壮阵列,又有“恶蛟阻路”“龙女献珠”等充满想象力的情节。借助现代舞台技术与秦山岛山海实景的巧妙结合,演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听效果———碧海为幕、蓝天为顶,神路广场的天然舞台让观众仿佛穿越千年,置身徐福东渡的历史场景之中。
山海实景与历史剧情的融合,让“徐福东渡”这个县域文化IP有了不可复制的体验感。“在别的地方看不到这样的演出,山海当舞台,感觉自己真的穿越到了秦朝。”来自山东临沂的游客李女士的感慨。
与此同时,海州湾旅游度假区举办“玩赚双节”活动,国潮巡游、乐队嗨歌、非遗表演、电音灯光秀、港风舞会、烟花赏月等每天主题不重样。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成功将游客“看海”的单一观光,升级为“玩海”、“享海”的深度体验。

体验升级
构建多元场景解锁文旅新玩法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赣榆区各景区聚焦体验升级,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让文旅玩法更丰富、更鲜活。
海州湾旅游度假区聚焦水上体验,新增摩托艇、水陆两栖车等6个水上项目,让游客在海天之间尽享速度与激情。“第一次在海边玩摩托艇,风从耳边吹过,特别刺激。”来自徐州的王先生兴奋地分享他的体验,“这样的水上项目让我的海岛之旅更加难忘。”海面上,摩托艇疾驰而过,溅起阵阵浪花;水陆两栖车在陆地与海面间灵活切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潜园主题乐园则成为亲子家庭的“欢乐天堂”。彩虹城堡里的嬉戏,碰碰车区的亲子互动,彩虹滑道上的尖叫欢笑,漂流项目带来的清凉,旋转木马前排队期盼的孩童,构成了一幅欢乐的假日画卷。“假期期间,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约5000人次。为保障游客体验,我们还在原有2辆小火车的基础上增加3辆校车用于游客接送,确保游玩流程顺畅。”潜园主题乐园负责人袁浩翔介绍。
不止于日间体验,夜晚也成为文旅新亮点。潜园主题乐园推出“非遗打铁花+极光秀”组合,匠人挥舞炽热铁花,金火星花如繁星坠落,搭配极光秀的绚烂光影,成为年轻游客的“打卡点”;海州湾旅游度假区的夜晚同样热闹非凡。沙滩上燃起了熊熊篝火,游客们手拉手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海边。烟花秀如期上演,璀璨的烟花腾空绽放,五颜六色的烟花划破黑暗,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服务暖心
夯实软实力以温度赢口碑
文旅市场的繁荣,离不开优质的服务保障。各景区从游客需求出发,通过扩容服务运力、优化服务细节,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舒心”,用人文温度赢得游客好评。
双节客流高峰,秦山岛及栈桥码头游客量大幅攀升。为解决游客排队候车难题,连云港秦山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精准扩容服务运力:新购置2台23座观光车,在原有7辆基础上增至9辆,发班频次从15分钟一班加密至5分钟一班,往返于购票中心与游艇码头的“流动服务线”高效运转,彻底解决了游客排队候车的难题。
“以前等观光车要十几分钟,现在5分钟就有一班,带着老人孩子出行真是太方便了。”来自南京的曹先生刚和妻子乘观光车抵达秦山岛游艇码头,便忍不住为景区的高效服务点赞。当天,这台23座的观光车满载22名游客,从购票中心到码头仅用6分钟。行驶途中,车厢里不时传来游客们的笑声。
除了交通服务的优化,秦山岛景区还新增萌宠主题乐园、兵马俑雕塑、秦始皇与李斯雕塑等景观小品,打造沉浸式打卡场景。景区还配套改造39间海岛酒店,提升住宿接待能力;启用琴岛书苑城市书房,让游客解锁“面朝大海,读书喝咖”的浪漫体验,让文旅服务既有“效率”,更有“温度”。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