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蔚 通讯员:张义祝 马丛鑫 王荣)秋风虽凉,干劲正酣。昨日,尽管天色阴沉,全市汛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却是一派火热。经历了一个汛期的考验,一系列旨在消除隐患、提升效能、巩固防线的水利设施“体检”与“手术”在全市范围内同步推进。
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临洪东站管理所内,金属的敲击声与摩擦声此起彼伏,一群身着灰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正围着11号机组忙碌着。飘散的细微锈斑,是他们对水导轴承进行精细除锈作业的痕迹。不远处,另一组人员正对上油缸部分的冷却器进行耐压试验,专注的目光紧盯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据,确保其密闭性能万无一失。
“临洪东站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排涝泵站,于2013年1月完成更新改造工程,如今12套机组已平稳运行超过12个年头。”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临洪东站管理所所长陈太伍介绍,“在今年汛期运行中,我们发现该机组震动声响偏大、油温上升较快,为此,我们决定对其进行解体中型维修。”据悉,该机组检修自10月20日启动,计划用时20天左右,全力保障这台“排涝重器”以最佳状态迎接明年汛期。
与此同时,在位于连云新城海堤线上的新城闸施工现场,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海风呼啸,卷起的浪花不断拍打着这座饱受海浪与潮水洗礼的“水上卫士”。交通桥上,工人们正对拆解下来的钢闸门进行表面清理。钢板上密密麻麻地附着海蛎壳和淤泥,大家或铲或刷,耐心地将这些海洋印迹逐一清除。清理完毕的闸门表面,还将经历喷砂除锈、喷锌防腐、多层刷漆等一系列标准化处理流程,以增强抵御严酷海洋环境的能力。
“我们始终坚持水闸精细化管理要求,对新城闸及开泰闸开展维修养护。”市区水工程管理处新城水工管理所所长潘忠宝表示,“当前正集中对两座水闸实施钢闸门防腐处理、止水橡皮及钢丝绳更换等关键项目,并对新城闸上游混凝土翼墙进行专项防碳化处理。”他特别介绍,本次养护工作中,团队对施工工艺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力求实现更持久、更有效的防碳化保护效果。
据了解,今年全市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7778万元,重点用于103个闸站库、54.5公里堤防的维修,并为两座大中型水库配备无人机巡检系统及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监测设备。
“目前,全市维修养护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达60%,满足时序进度要求。”市水利局工程管理处高级工程师高金科说。通过实施防渗加固、安全鉴定等措施,全市正逐步构建起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高密度感知”体系,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撑。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