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公路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十四五”公路发展规划,坚持以“苏式养护”品牌为引领,强化养护新技术应用,不断加大养护管理投入,全面打造养护现代化示范工程,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养护现代化、构筑形成优质可靠、规范高效、先进智能、绿色集约的现代化养护体系的养护目标提供支撑。
养护技术现代化升级
市公路部门在养护大中修工程中积极应用“两油两石”工艺,开展铣刨料油石精细分离技术研究,探索无人机巡检技术,采用渗固磨耗层预防性养护技术、高性能灌入式复合沥青路面技术和应用探地雷达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等,养护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扎实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在养护工程建设中引进项目管理软件,逐步实现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进度计划和安全管理的资源共享。现场人员配备GPS智能安全帽,采用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查技术。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采用智能检测监控系统,现场安装空气质量监控LED显示屏装置。设立现场移动指挥车,对主体工程、路域环境和附属设施实行“三同步”制度,不断提升公路服务民生的水平。
此外,还形成融合智能辅助巡查的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技术方案。2024年牵头实施的“融合智能辅助巡查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探索研究”项目获评第二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案例优质工程。
创新养护管理工作机制
在养护管理方面,加大管理创新力度,以“两条腿、六原则、十步法”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其中,“两条腿”指的是以智慧化的信息采集为一条腿,以人工技术研判为另一条腿,实现人技协同。“六原则”:即及时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分级负责原则、严格考核原则。“十步法”:各司其职,规范流程,逐步形成十项工作内容。开展“一路一策”“一桥一档”行动,实现全市国省道精准养护。
同时,还结合普通国省道养护需求以及养护现代化管理要求,建立了连云港市公路全要素资产管理平台。平台在实现路面、桥梁病害日常巡查、日常养护“一路一策”计划编制、日常养护考核评价常态化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桥梁三维BIM建模,初步实现桥梁数字化“一桥一档”管理。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注重加强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持续加强“橙色突击队”队伍建设,规范应急操作流程,在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指南的同时,在国省道因地制宜设置“应急保畅点”,全市应急保畅体系进一步完善。
持续推进公路养护安全运行系统建设,提出“五大”实施内容。目前204国道灌云段已完成养护安全提升工作,同时以东海为试点,强化不同人员的服装和个人装备的统一设计和配备,做好对不同作业车辆的分类涂装,并在车辆尾部加装警示灯、LED情报板等不同形式的安全预警装置,以此不断提升各类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提升养护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崔于婷 周琪)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