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百岁老人达1996位 期颐之年 别样“潮”生活


(□ 郑非凡 张彪)长命百岁,是人们对老人的美好祝愿。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活到百岁不再是梦想。笔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我市百岁老人总数已达1996人,较去年增加357人。重阳佳节,暖阳和煦,笔者拜访了本市3位年过百岁的长者,领略他们别具风采的晚年生活。

“稍等一下,我这局马上通关!”走进胡秀芳奶奶家中,迎面传来她洪亮而精神的声音。令人惊叹的是,这位101岁的老人正端坐电脑前,手指灵活地操控鼠标,屏幕上的俄罗斯方块快速下落、旋转、排列。如此娴熟的操作,让人难以想象竟是一位期颐老人的日常消遣。

结束游戏,胡奶奶转身与我们交谈,思路清晰不输年轻人:“俄罗斯方块锻炼反应力,掼蛋比赛考验策略,斯诺克更是蕴含着几何学问。”更让人惊喜的是,她随手拿起iPad笑道:“每晚我都追短剧,《流星花园》这样的偶像剧,看着就开心!”谈及养生秘诀,她直言:“心态最要紧,脑子越用越灵光。”

女儿在一旁补充:“母亲饮食均衡,饭量比我还好。”闲暇时分,程派京剧的悠扬旋律常伴左右。这位百岁老人在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自如穿梭,展现出令人赞叹的生命活力。

在海州区新南街道的一座老宅里,百岁高龄的逢增乔奶奶正借着秋日暖阳,专注地缝补一床旧被。银针在她指间轻盈穿梭,依稀可见她当年在鞋帽厂工作时的风采。

“做了一辈子针线活,闲不下来。”逢奶奶声音温和,虽需家人稍大声转述,眼神却始终专注,“被子破了补一补,用久了就有感情。”

逢奶奶的儿子告诉笔者,母亲至今眼力尚佳,穿针引线不在话下。3年前,她还能时常下楼与邻里闲话家常,如今虽多在室内,仍坚持晚上收看新闻,透过这扇“窗口”感知世界的脉动。一针一线间,缝进去的不仅是棉线,更是岁月沉淀的生活智慧。

在海州区板浦镇德芳社区,101岁的陈贞华奶奶正坐在小院中阅读当日报纸。虽然年事已高,但她读报毫无障碍。

“奶奶,今天有什么新闻?”笔者凑近询问。听力欠佳的她看懂口型后,立即兴致勃勃地讲解起国内外大事。邻里皆知,这位百岁老人是“义务新闻播报员”,不仅每日必看新闻,更乐于将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

家人透露,陈奶奶生活极有规律,喜爱甜食和红烧肉,常说:“心情好,吃嘛嘛香。”阅读是她坚持一生的习惯,从小说到新闻,始终保持着关心时事、热爱交流的年轻心态。

这个重阳节,我们见证的不仅是生命长度的奇迹,更是生命质量的典范。她们用各自精彩的生活方式诠释:年龄从来不是限制,只要心怀热爱,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绽放独特光彩。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