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位技能状元“一手绝活”开辟新赛道


(□ 陈兵 万骏)在港城,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用精湛技艺书写着“行行出状元”的生动篇章。从驾驭“钢铁巨兽”的港口机械能手武海仔,到雕琢毫米级焊缝的“钢铁裁缝”王宽贤,再到一盏清茶间传承非遗文化的使者柴纳纳……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自己的赛道里,将专业技能淬炼成改变人生的金钥匙。

武海仔

港口机械的“驭龙者”

2007年夏,18岁的武海仔走出港校大门,踏入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初入职场,他在老师傅身后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内燃装卸机械的驾驭之道。五六年光阴的千锤百炼,让青涩少年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多面手———正面吊、叉车、装载机,他都能熟练操作。

他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技能状元大赛,虽成绩斐然却与状元失之交臂。武海仔将每一次参赛视作磨刀石,不断复盘、精进,弥补短板。2023年第五届大赛,他卸下紧张,以沉稳心态迎战,终于将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项目的技能状元桂冠收入囊中。“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骄傲的勋章!”他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如今,作为公司墟沟西作业区铲车二班运行班长,他肩负起“传帮带”的重任,技师资格的取得,不仅提升了薪酬,更拓宽了职业空间。他目光坚定:“时代赋予技能人才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必当不断提升,锤炼技艺,开阔视野。”

王宽贤

焊花中的“钢铁裁缝”

2014年,17岁的王宽贤从连云港工贸高职校机修专业毕业,踏入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连云港项目部的大门。在焊工培训后,焊枪与焊花成了他青春的主旋律。2015年,他考取焊工资格证,在无数个与弧光相伴的日夜,氩弧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精髓,被他反复咀嚼、精准掌握,技艺在火光飞溅中悄然升华。

第五届技能状元大赛的焊工赛场上,王宽贤目标明确:用实力证明自己。他深知,登顶不仅需要炉火纯青的技艺,更需稳定心态与细节的极致把控。当焊花最后一次熄灭,焊工项目的状元荣耀印证了他十一载的坚守与汗水。“是扎实的技能和关键时刻的冷静,助我夺魁。”

如今,这位年轻的状元已成长为焊接组长,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带领团队在火花中精研技艺,对焊接近乎苛刻的质量要求,熔铸进每一道焊缝的完美无瑕。

柴纳纳

一盏清茶里的文化使者

柴纳纳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艺习俗”连云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也是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2004年,因对茶的热爱,她毅然踏上“寻茶问道”的漫漫长路。福建安溪、武夷山的茶山留下她求索的足迹。十余年间,她的身影辗转云南、湖南、深圳,在专业茶学院与礼仪学院潜心深造,将茶叶的品种、工艺、流派、礼仪,乃至自然意境与人文哲思,融会贯通,织就独特的茶艺美学体系。

2018年,师承闫茂华教授的她,创办了我市首家专业茶艺培训学校。经她之手,一批深谙茶艺精髓、肩负文化使命的传承者走向社会,将非遗茶艺融入商业实践,在全国各地茶楼、茶空间落地生根,开创“非遗技艺+商业运营”的活态传承模式。

第四届技能状元大赛茶艺师项目的角逐,对柴纳纳而言,是一场技艺与心性的双重考验。面对竞技压力,她深知状元之争非仅在于茶汤的完美,更在于能否通过从容仪态与清晰解说,将茶之真味与意境传递给评委与观众。最终,她以“技术+情感+文化”的完美融合摘得桂冠。“这让我顿悟,茶艺的灵魂在于传递茶的内在之美。”她感慨道。

“茶艺状元”的称号于她,是荣光,更是沉甸甸的使命。“状元之名并非终点,而是照亮更广阔天地的起点。”柴纳纳表示,这也为自己打开更广阔的交流传播之门,她将永怀敬畏,深潜于茶的世界,践行‘以茶为媒,传承匠心’的初心。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