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华 范伟)近日,灌云县伊山镇向阳村的180亩茭白种植基地里,茭白的叶片依旧嫩绿,像是蒲草一样一丛丛站立在水田中,秋风拂过,绿波泛起,如同湖水荡漾。穿着水裤的村民们正手持镰刀穿梭在茭白叶间,将成熟的茭白收割、削皮,然后将茭白装进身旁的大红盆,装满一盆后再拖到田间小道上的农用车里……五颜六色的村民着装、大红色的采收盆,零星点缀在翻滚的茭白绿波里时隐时现,仿佛在奏响一曲致富“茭”响乐。
茭白又名高瓜、茭瓜,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其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补虚健体的功效,深受南方消费者喜爱。同时,茭白种植周期短、产值高,正是看准这一点,向阳村借助当地水源条件好、土壤肥沃的优势,早在上世纪六十、九十年代,就曾经先后两次种植茭白,但均因秧苗储运、种植和管理技术不到位而失败。
2022年,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了解到向阳村的茭白种植经历后,便帮忙协调联系上了金华市农科院研究员、茭白品种改良专家张尚法。为了确保这次万无一失,向阳村党总支书记刘通祥亲自前往金华市实地考察了张尚法的茭白品种改良实验基地。在看到全国各地的茭白品种汇聚在此进行改良实验的成果后,刘通祥的心中重新燃起了“茭白发家”的火苗。
当年,向阳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74亩土地,并引进单季茭“金茭1号”进行试种。虽然当年试种的茭白长势不错,但是市场行情不好,导致收益不理想。
2023年,为了提高收益,向阳村集体又引进双季茭“茭白911”,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培育,产出的茭白洁白饱满、鲜嫩清甜,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口碑。
“去年,我们把茭白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80亩,隔壁的城北社区看到我们种茭白成功后,今年主动拿出105亩地跟我们合作种植,亩产量都在3000斤以上。”刘通祥告诉笔者,当前是茭白秋收上市初期,且由于最近灌云县气温较低,所以每天需要从河里抽水注入田里,将水深控制在二三十厘米,确保茭白在适宜的水体环境里继续快速生长。
据介绍,最近三天,村里每天会组织20名左右村民下田采摘茭白,日采摘量约3000斤,主要销往江浙沪地区。“眼下,茭白行情持续走高,每袋装35斤,昨天的收购价还是100元,今天就涨到了120元。我们村的180亩茭白,年产值达到150万元一点问题没有。”信心十足的刘通祥忍不住透露。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