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虽然太阳出来了,但白天最高气温依然维持在14℃左右,早晚低温更是不足10℃,不少市民翻出冬装穿上,感叹这是港城“最冷10月”。气象专家解释,最近的气温与往年同期相比正常略偏低一点,之所以让大家觉得“一夜入冬”,主要源于入秋时间大幅推迟和本次冷空气强度大、影响时间长两大因素。
10月15日以来,今年下半年最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部。这股冷空气呈现缓慢渗透南下、影响时间长的特点。降温过后,大江南北提前感受到了常年11月甚至12月的寒凉。
连云港也不例外。为何感觉如此寒冷?市气象台专家朱敏华解释,今年入秋时间大幅推迟是市民感觉特别寒冷的重要原因之一。连云港今年直至10月12日才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比常年推迟了24天。前期的气温整体较高,而本轮冷空气带来的持续低温和大风,加剧了温差,是造成体感上“直接入冬”的主要原因。
冷空气强度大、影响时间长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气象专家表示,此次冷空气影响时间较长,导致气温持续偏低。此外,风寒效应也不容忽视。21日、22日,我市海陆风力依然较大,东北风陆上达4到6级,近海海面出现6到8级的阵风。
今日将迎来霜降节气,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全国范围内还将有冷空气活动。对我市而言,25日会迎来一次小雨天气,淅淅沥沥的雨水或将更添几分湿冷。
气象部门提醒,本次低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市民需密切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注意早晚时段的保暖,防范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