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应对气温“冷暖棋局” 港城服装商户巧“落子”


(张明兴)“今年的秋天简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秋装才刚上架没几天,就得筹备冬装了。”面对最近的天气,在海州陇海步行街深耕服装生意多年的刘先生很是无奈。

  刘先生的感慨是有依据的。港城今年于10月12日正式入秋,较往年推迟了24天。与北方多地9月入秋的情况相比,连云港的秋天来得更迟。这一区域性气候延迟,直接压缩了秋装的销售周期。往年被称为“金九银十”的秋装销售旺季,今年因持续高温与突如其来的秋雨,销售期大幅缩短。面对季节变化带来的经营挑战,港城商家正积极调整策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探寻新的出路。


连锁品牌及时调运

缩减本地秋装投放


在市区巨龙南路一家知名连锁服装品牌门店内,销售人员孙女士正忙着整理货架上的服装。店内秋装的款式和数量较少,更多的是一些轻薄的过渡款和冬装预热款。

  当被问及今年秋装销售情况时,孙女士坦言:“今年秋装确实不好卖,主要是秋天太短了。往年这个时候,秋装正是销售旺季,每天能卖出不少。但今年高温天一直持续,消费者根本没有购买秋装的需求,很多秋装上新后都无人问津。”

  为了应对秋装销售期缩短的问题,该品牌总部及时调整了销售策略。孙女士介绍:“公司根据各地的天气情况和销售数据,对秋装的调配进行了灵活调整。考虑到我们这边今年气温变化,秋装需求有限,总部减少了发往我们门店的秋装数量。同时,把原本计划发往我们这里的很多秋装直接调运到了南方市场。南方那边秋季相对长一些,秋装的销售周期也更长,能更好地消化这些货品,避免库存积压。”


超市服装区聚焦童装

主打舒适保暖款式


在家得福超市的得福服装店内,童装区人气明显高于成人装区。销售人员蔡女士正向顾客推荐一款儿童外套,“虽然秋天短,但家长很重视孩子的穿着,天气变化大,童装反而卖得不错。”

  蔡女士表示,因近期天气变化无常,虽秋装销售期缩短,但家长为孩子保暖舒适仍积极采购童装。为此,他们根据天气与市场需求,提前备足大量适合短暂秋季穿着的童装,在款式上挑选了卡通图案外套、休闲卫衣等畅销款,面料则采用加绒棉布、柔软针织等舒适保暖材质,以应对早晚低温天气。

  蔡女士介绍:“依托连锁门店的规模化运营体系,我们在供应链端构建起显著的议价优势。通过直连生产厂商、优化物流链路,得以将高性价比转化为核心竞争壁垒。”在家得福超市儿童服饰专区,暖黄色灯光下,卡通卫衣、针织开衫等秋款童装陈列有序。据了解,得益于前期对儿童消费市场的深度调研与精准备货策略,多款童装单品持续占据销售排行榜前列。


“落子”跨季节款式

功能性面料需求激增


​陇海步行街的商户们也积极转型。某品牌经营者刘先生店内的服装与传统秋装不同,更多是一些设计新颖、兼具多个季节穿着功能的服装。

  刘先生从事服装经营多年,对本地的季节特点和服装市场需求有着深刻了解。他表示:“往年秋装销售期也就一两个月。今年的高温持续时间长,使得秋季变得更短了,秋装销售期进一步缩减。而且近年来消费者对防晒服等服装的青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秋装的客源,很多消费者在初秋天气还比较热的时候,更愿意选择防晒服,而不是传统的秋装。”

  基于这些市场变化,刘先生在今年秋装的准备上做出了相应调整。他不仅减少了秋装备货量,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装款式和面料的选择上,着重准备一衣多穿的跨季节款式与功能性面料服装。在款式方面,轻薄风衣既能在初秋穿着,又可于冬天作为内搭;加薄绒衬衫秋天能单穿,冬天搭配毛衣或外套也很合适,这类款式延长了服装穿着时间,满足消费者不同温度下的穿着需求,以应对频繁的温度波动和室内外温差。

  面对当前的气候环境,本地企业也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运动领域,天马集团旗下的蓝步品牌精准捕捉到“轻量化户外”的流行趋势,聚焦日常运动中的新痛点,创新推出了多款运动鞋服装备。针对不同的健身与户外场景,品牌从功能性设计出发,推出了具备日晒防护、寒冷防护与高效排汗(爆汗防护)等多种特性的冲锋衣、登山鞋等专业产品。通过融入前沿科技面料与工艺,新品不仅精准满足用户多元运动场景需求,更以卓越防护性能,为消费者打造兼具功能性与场景适配性的秋冬运动装备新选择。

  短暂秋天压缩了秋装销售期,却未阻挡港城商户的应变与创新。从灵活调货到聚焦细分市场,再到推出跨季功能单品,他们以灵活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展现出韧性与智慧。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