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激活城市艺术创作生态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连云港市艺术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记者张晨晨  通讯员杨冬梅)苏轼诗词的风雅邂逅海洋文化的辽阔,传统民乐的丝竹碰撞现代舞台的璀璨……近日,由我市创排的民族情景音乐会《乐见风华》在江苏大剧院奏响,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带来柔美的诗意乐风。这不仅是我市年度艺术精品创作的缩影,更是“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与“艺术惠民工程”协同推进所结出的硕果。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年度艺术创作补助资金资助项目评选,最终立项38项,资助金额14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各类省级以上扶持资金,全年共得到省级以上扶持资金共计306万元,其中,海州童子戏《白骨夫人》等5个项目入选今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得资助161万元。

精准扶持各项艺术精品创作,激发了全社会艺术创作活力,一批批有分量的作品脱颖而出———除了火爆出圈的《乐见风华》外,大型舞台作品如音乐儿童剧《你好二师兄》、吕剧《花样的日子》、淮海戏《烽火中的板三弦》等集中涌现;中小型精品如舞蹈《羲和》、小戏《傻老帽》、歌曲《故乡的风》等超40件产出,构成我市多元创作矩阵。此外,我市还组织美术创作者开展青年艺术周主题创作活动,并创作展出美术优秀作品100余件。

精品创作同时,我市还着力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让艺术成果全民共享。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前后,我市首部沉浸式文旅演绎《遇见西游》在千年盐运河畔登场———作为第20届西游记文化节的重点活动,演出突破了传统舞台的边界,将整条盐河巷街区打造成一个可游、可观、可互动的“西游元宇宙”。不仅如此,依托文旅融合带来的创新体验模式,我市还打造了《民主路1945·无价之宝》《海州往事之谢家大院》等沉浸式文旅演艺;“燃西游”主题互动、“天命狂欢节”“双龙井·镜花绮梦”夜游演艺等特色活动深受欢迎。

在旅游演艺火爆出圈之际,我市还通过精品展演覆盖基层、场馆阵地效能不断提升、节假日主题活动的精准定制等,让惠民的毛细血管深入社会末梢———先后举办祁恩进中国画展、木刻版画长江百景特展等惠民展览;6场“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79场“连云港腔调”展演等,也十足凸显“惠民初心”。

“双轮驱动”的成效显著,在省级、国家级平台上,我市斩奖无数,捷报频传:舞蹈《羲和》等3件作品获全省第五届“红石榴杯”少数民族舞蹈展演专业组优秀作品奖、优秀表演奖等6个奖项;民乐合奏《云志长歌》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乐见风华》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市美术馆2件作品入选“龙腾盛世”历届《艺术百家》江苏优秀青年美术家提名展精品巡展。我市还承接省文华奖连云港声乐、曲艺终评分会场,我市申报作品在本届省文华奖终评中共获8项奖项,创下历史新高。

“通过系统性规划、精准扶持和广泛的惠民实践,有效激活了城市艺术创作生态,实现了精品力作持续涌现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市文广旅局艺术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