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彤彤 通讯员 郭翠萍)“基坑钢支撑拆除时使用的吊车支腿处路基未夯实且部分悬空,建议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塔吊地脚螺栓松动,建议及时处理。”在连云区巡查组和专家联合巡查辖区建筑领域过程中,即便是螺栓松动、资料标高错误这类细微问题也从未遗漏。今年以来,连云区应急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模式,多举措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提升企业主体责任,需精准服务支撑。连云区应急管理局推出“集中宣贯+精准指导”双轮驱动服务模式,组建宣传与技术服务队入企服务:针对重点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已举办危化品经营、无泄漏工厂创建等线下专题培训10余场;专家队深入化工、钢铁等重点领域“把脉问诊”,手把手指导企业辨识隐患、制定方案,解决“查不出、判不准、改不实”问题。截至目前,完成入企指导3轮184人次,检查企业、场所33家(处),排查隐患724条。同时,持续开展“520班组创建”、安全幸福墙、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动,让“安全第一”渗透企业各环节。
聚焦社会面小场所、建筑施工、危化、海洋渔业等4个行业领域,连云区应急管理局开展重点督查与专家助查,精细化制定全区风险诊断和巡查督查计划,整理印发《社会面小场所排查手册》《巡查简易手册》,力求将“靠经验看”变为“用标准查”,个性化制定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知识测试,测试158人次。此外,发动基层网格员依托监管系统“扫街”,督促辖区12类、3800多家小场所主自查自改,重点时段前加密上门巡查频次,圆满完成红橙黄高风险等级2轮巡查。
据了解,连云区应急管理局将巡查与专家指导结合,“督帮并重”,聘请3名建筑施工、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专家,对辖区建筑工地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巡查,并帮助被检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实现重点巡查查得准、改得透的目标。区级巡查组共排查辖区18家在建工地,排查一般问题隐患153条,重大隐患42条,已全部完成整改。
为加强政企沟通交流,连云区应急管理局推广化工总监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邀请属地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参会,针对企业难点问题及时解答,推动相关问题“加速办”。今年已召开会议3次,容缺受理审批63件,构建起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推进辖区276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企业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员工通过微信群、上报平台等渠道上报隐患,企业安全部在24小时内完成核实,按等级给予上报员工奖励,全区各类企业共收到有效问题隐患信息5万多条,发放85.7万元奖金,推动全员参与共治、查患成为自觉。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