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东海县平明镇:创新模式打造“味稻小镇”善治新样板


(□ 庄婷婷 张昊 陈少锋)以“味稻小镇”和石英产业闻名的东海县平明镇,正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该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通过资源整合、数字赋能、多元共治,以一站式”集成织密基层治理网格。

“以前为点宅基地纠纷,不知要跑多少趟。没想到在窗口登记后,调解员马上联系国土所现场查档案,当天就解决了!”村民张某感慨。

走进平明镇综治中心,人民来访、矛盾调解、法律服务、12345热线四大窗口协同运转,宛如精密“分流器”,这里严格践行“首接负责制”与“闭环管理”,确保群众诉求“进一门、跑一地、一次办结”。对简易诉求当场答复,复杂矛盾导入“一米微格”调解室精准化解;法律难题由坐镇顾问与司法所合力破解;12345工单精准分派、限时督办。面对跨部门难题,中心启动“吹哨报到”机制,由党组织牵头组织相关站所集中会商,“协同办”取代“来回跑”。运行以来,中心高效受理化解邻里、建房、道路等高频纠纷95件,化解率高达93%,切实兑现了“最多跑一地”的治理承诺。

为推动数字赋能,平明镇将24个行政村科学划分为64个综合网格、182个微格,村干部作为网格员,零成本增负,包干人居环境、特殊群体关怀、矛盾调解等“末梢神经”。实现技防人防相结合,指挥平台整合六大功能模块,统摄覆盖治安、秸秆禁烧等关键领域的800余个“天眼”探头,与网格员移动终端APP实时联动。

不久前,网格员老李巡查时发现一处零星火点,立即拍照上传。平台通过“天眼”精准定位,同步推送信息,5分钟内,附近值守的应急队员和村干部便扑灭火情。

平明基层治理的韧性与活力,源于党委领导下多元力量的深度整合。中心构建了“村工作站先行调解、中心兜底受理”的上下联动体系。针对土地权属、家庭矛盾等“硬骨头”,实行“一案一策”靶向施治。同时组建了以“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复员军人)、“两代表一委员”、法律明白人、乡贤、专业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平明和事佬”调解专家库。中心定期组织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开展培训研讨,并通过“村民议事会”“法治讲堂进网格”等形式,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引导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