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江 通讯员 单伟民 吴赛松)“下午提交验线材料,不到半小时当场就拿到了合格书。第二天项目就能开工,比预期快了近一周。”市重点项目潘朱机械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欣喜地表示。建设单位从申请验线到现场开工的时间从原来的平均7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这样的效率提升,得益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探索实施的建筑工程验线“告知承诺+不对应审批”新模式。
今年以来,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创新推出验线业务“告知承诺、随机派件、不对应审核”新机制,将原来“单一业务属地审核”转变为全员“不对应审核”。目前,该模式率先在海州区、连云区开展试点,实现了验线业务“随机派件、即申即办”。
我市在规划管理领域的“告知承诺+不对应审批”创新探索,不仅大幅提升规划审批效率,更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与风险防控,为我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为进一步推动审批提速,我们出台了相关规定,以‘申请即发证’为目标,全面规范材料清单、误差标准与审查流程,确保全市验线业务执行统一标准,杜绝‘因人而异、因区不同’的审批差异。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将现场核验和实质性审查环节后置,建设单位在窗口提交材料并签订告知承诺书后,即可当场领取《验线合格书》,实现‘即申即办’,有效破解了过去串联审批周期长、企业‘等证开工’的难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对全市规划审批业务量的智能分析,系统随机派件、动态调配审核任务,建立规划审核人员库,打破属地限制,实行“随时可调整、随时可上岗”的灵活机制。另外,基于自然资源业务“一码统管”平台,开发线上审批模块,将申请、发件、派件、审核全流程纳入智慧监管,实现任务随机派发、结果实时回传,推动验线业务向“不见面审批”迈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告知承诺+不对应审批’改革,纵向推动该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覆盖,横向探索把‘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和‘不对应审批’等创新做法拓展至规划许可、土地核验等更多规划管理环节,逐步实现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全流程‘不见面、不对应审批’。”上述负责人表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