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华 殷开军)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杏鲍菇》国家标准,灌南县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全程参与制定,标志着灌南民营企业在食用菌领域实现了从“生产实践”到“标准引领”的跨越,为全国杏鲍菇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灌南力量”。
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民营经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灌南县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规律,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作为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通过夯实载体优环境、聚焦高端促升级、创新驱动增动能,精准施策,系统推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如鱼得水”的优良生态,走出了一条富有灌南特色的民营经济振兴之路。
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发展沃土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土壤”和“气候”。灌南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先手棋”,为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企业家们安心投资、舒心创业、放心发展。
灌南县深知“良禽择木而栖”,持续加大投入,提升灌南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等核心载体的基础设施能级和配套服务水平。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完善路网、保障水电气供应等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便利条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为保障百开盛生物科技、冰冷能源装备等科技型民营项目快速落地,相关部门提前规划,确保土地、空间、能源等要素与项目需求精准匹配,实现了从“项目等要素”到“要素等项目”的转变,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灌南县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倡导“店小二”精神。在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已成为工作常态。专门成立的企业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的“项目专班制”“容缺办理”“拿地即开工”等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项目审批中的“堵点”“难点”。
味之生食品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6个月,比预期提前2个月,企业负责人对园区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针对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引才难”问题,县政府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全年为多家民营企业提供超亿元资金支持;同时,落实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这种“想在企业前头、做在企业心头”的精准服务,让民营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信心。
聚焦高端引领
激发创新动能
引导民营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是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灌南县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集群发展,助力民营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灌南县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江苏增拓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其凭借自主研发的、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的水溶性上浆剂技术,成功解决了碳纤维材料“全温区适配”的关键难题,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低空无人机等高端领域,成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冰冷(江苏)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则依托以博士为核心的专业技术团队和近40项专利,在低温设备领域建立了独特优势,为国内外百余个重点项目提供产品与服务。这些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展现了灌南民营经济的潜力和韧性。
融入产业集群
实现链式发展
灌南县围绕钢铁冶金、化工新材料、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民营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通过成立重点产业链专委会、产业链党委,举办对接活动,促进链上民营企业与龙头企业、国有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供需配套。
以食用菌产业为例,在香如生物、裕灌现代农业等民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从菌种研发、工厂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香如生物更是作为第一起草单位主导制定了《杏鲍菇》国家标准,掌握了行业话语权。这种集群化、链条化的发展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灌南县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得益于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和贴心周到的营商环境服务。通过夯实“建厂房”的基础支撑,明确“攻高端”的产业方向,激活“革技术”的内在动力,灌南县成功地激发了民营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创造活力。未来,灌南县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引导创新发展,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让民营经济的澎湃浪潮推动灌南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