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国庆保电暖 “渔” 心 蓝色粮仓庆丰收

 


孙晨晨 司伟 孙岩 朝阳初升,赣榆区海头镇的虾塘水波荡漾,增氧机欢快地翻涌着朵朵浪花。供电员工胡顺龙和仲崇燚背着工具包,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整齐排列的虾塘间,他们的身影,成了这个国庆假期里,虾农们眼中最安心的风景。


“匡大哥,您家这月的能效等级还是良好,设备用能曲线特别平稳,没出现波动。” 胡顺龙蹲在虾塘边的配电箱旁,手里拿着能效账单,一边跟养殖户匡海涛说着,一边用笔仔细记录着近期电气改造的细节。匡海涛笑着说:“多亏你们节假日还来检查,这套电气化设备真是我们的定心丸!以前烧煤锅炉,整天提心吊胆,现在手机一点就能调控水温,虾苗成活率提高了三成呢。”

 

​不远处,热闹的景象传来。几名工人正忙着收网捕虾,渔网缓缓收起,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南美对虾在网中跳跃,阳光下,它们的外壳泛着鲜亮的光泽,映得养殖户们的笑脸格外灿烂。胡顺龙介绍:“国庆期间,我们专门成立了保电专班,24 小时待命,不管是设备故障还是用电问题,随叫随到。看到乡亲们能有好收成,我们心里都开心。”

 

湛蓝的虾塘里,增氧机划出圈圈涟漪。在这片“蓝色粮仓”里,绿色电能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养殖方式,而像胡顺龙、仲崇燚这样的电力人,用假期里的坚守,用一次次细致的检查、耐心的服务,为虾农们的丰收保驾护航,让这个国庆假期的丰收季,更添了几分温暖与动人。

 

据悉,传统水产养殖在低温季节多采用小型燃煤锅炉保温,存在效率低、污染大、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赣榆区供电公司积极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打造的水源热泵恒温养殖项目,在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效益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已累计推广电气化养殖36户,年可替代电量约1555万千瓦时,节约燃煤4665吨。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电力人服务民生的初心,更是他们用行动书写暖心,让丰收的喜悦,在绿色电能的助力下,传遍了海头镇的每一片虾塘。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