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于谷雨)在江苏连云港,有这样一位盆景艺术家,他以对盆景的热爱为笔,以精湛的技艺为墨,在盆景艺术的天地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就是薛以平,一位从华中农业大学园林专业走出的高材生,用30多年的时间,将盆景艺术从个人兴趣发展成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传承非遗的重要力量。
痴迷艺术,探索创新之路
薛以平自幼对盆景艺术情有独钟,这份热爱在他求学于华中农业大学选修园林专业时得到了进一步的滋养。从艺以来,他始终秉持着内修思想境界、外修技法的理念,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融入每一盆盆景的创作中。
薛以平作品《凌风知劲节》树种:黑松
黑松盆景是薛以平的专长领域。他独创的“黑松盆景定向培养法”,堪称盆景培育技术上的一大突破。传统黑松生长极为缓慢,成型时间漫长,而他的方法不仅使黑松生长速度较常规培养提高3-5倍,大大缩短了成型时间,更依据线条形式美规律定向布线,让培养出的黑松盆景素材艺术价值大幅提升。这一创新为黑松盆景的产业化开发开辟了新道路。
薛以平作品《山林舞曲》树种:雀舌罗汉松
为了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盆景爱好者和从业者,薛以平将多年的研究心得撰写成系列论文,如《黑松盆景的定向培养及创作》《“线”在黑松盆景定向培养及创作中的应用》《黑松盆景的线条美》等。这些论文相继发表在《花木盆景》《中国盆景赏石》等业内权威专业杂志上,多篇更是刊登在头版头条位置。这些文章构建起黑松盆景从素材培养到作品创作再到审美鉴赏的独立系统理论体系,为黑松盆景艺术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肥料研发方面,薛以平同样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经过10多年无数次试验对比研究,他成功研制出盆景园林高效有机肥“薛氏艺肥”(注册商标),填补了国内盆景专用高效有机肥的空白。该肥富含大量有益菌,营养成分全面,能有效改善盆土板结状况,预防盆景烂根现象,为盆景植物根系生长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充足营养。“薛氏艺肥”已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省份的众多盆景园广泛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深受用户好评。
薛以平作品《凤舞龙飞王气蟠》树种:黑松
理论实践并重,屡获佳绩
薛以平深知,盆景艺术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更需要实践的打磨。他勇于创作实践,将祖传古法与现代盆景艺术审美要求相结合,创新改造出一系列实用技法,如“微创开槽拿弯法”“定向培养法”等。这些技法在当地乃至周边省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成为众多盆景创作者的得力工具。
薛以平和时任中盆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克文先生(左一)交流盆景技艺
凭借着扎实的技艺,薛以平创作的盆景作品在各类展览中屡获殊荣。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展览奖项30多项,其中国家级金奖就有9项。在盆景创作竞赛领域,他同样成绩斐然。近年,他先后4次参加省级以上盆景职业技能竞赛,均获金奖。其中,2019年全国盆景职业技能竞赛中,他更是以总分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惊艳全场;2020 年第一届全国盆景职业技能竞赛,他理论成绩全国第一名,总分全国第三名(树木组)。
薛以平与国内著名盆景大师赵庆泉合影
在创作过程中,薛以平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丰富和发展盆景艺术理论。近5年,他在全国知名专业杂志上发表了高质量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观物取象——盆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文人树审美的超越性》等多篇论文刊登在《花木盆景》头版头条位置。此外,他以儒、道、禅等传统美学为理论基础,独立撰写了50多万字的盆景艺术理论专著《盆景美学与创作技法》。这部专著系统阐释了盆景美的来源、本体、形式、结构、创造及鉴赏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对盆景审美及创造的前瞻性美学命题进行了深度挖掘与阐发,填补了盆景美学的空白,受到郑永泰、韩学年、刘传刚等众多盆景艺术大师的高度赞扬。
国际盆景协会80多位艺术家参观天艺盆景园,时任中盆会理事长、BCI中国区主席陈昌先生为天艺盆景园题词
传承技艺,带动产业发展
随着薛以平在盆景艺术领域的声名鹊起,前来请教、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他始终秉持着毫无保留的态度,细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并经常上门进行现场指导和制作示范表演。为了更系统地培养盆景人才,他编写了《黑松盆景定向培养及艺术创作》培训讲义,对本地会员开展系统技法培训。
薛以平和著名国画大师刘灿喜先生在天艺盆景园合影
经他悉心培养,来自江苏、湖北、山东等地的10多名学员,如今都已在盆景领域崭露头角。他们有的学成回乡创业,有的成为国内大型专业盆景园的技师。其中,回到家乡创业的学员不仅依靠所学技艺实现了自身致富,还发挥了帮带作用,为当地盆景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在薛以平及其三位徒弟的带动下,东海县双店镇盆景产业园,从无到有,用8年多时间发展壮大。如今,该产业园已从中心区的1000亩规模扩展到周边乡镇,总规模超8000亩,大中小盆景保有量达数百万盆(株),产业规模数亿元,让当地众多花农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在他的影响下,东海县短短几年间就从盆景零基础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盆景产业大县。
薛以平在盆景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对盆景产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21年12月,薛以平盆景艺术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列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本人也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9月,他被连云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连云港市人社局联合授予“连云港市‘金镶玉竹’乡土人才工作室领办人”荣誉称号。
国际盆景大师颁证仪式(左4为薛以平,左9为国际盆景协会主席佛兰克,左11为中盆会理事长陈昌)
薛以平被国际盆景协会(BCI)授予国际大师荣誉称号
2023年,他以全国第一名成绩(综合评比考核)被国际盆景协会(BCI)授予国际大师荣誉称号,2024年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聘为专家组成员。
薛以平在全国盆景学术会议上做黑松定向培养专题报告
薛以平的盆景艺术之路,是一条从兴趣出发,不断探索创新、传承发展的道路。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不仅提升了盆景艺术的创作水平和理论高度,更为盆景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坚守,对创新发展的追求与担当。相信在未来,薛以平将继续在盆景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造更多的精彩,为盆景艺术的发展书写新的篇章。(通讯员 于谷雨)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