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东北黑土地,玉米浆汁灌注收获前的饱满;南国水乡,成熟蜜柚香气氤氲……五谷丰登,硕果累累,沃野田畴铺展新画卷。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三农”答卷,分量尤重。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亿万农民喜庆丰收。(9月23日人民日报)
稻菽卷起千层浪,沃野田畴尽丰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瓜果飘香是珍贵馈赠,五谷丰登是最美画卷。丰收田野,五彩斑斓,喜悦的笑脸、辛勤的身影、满满的收获,织就一幅幅大美丰收图。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品质节节攀升,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广袤乡村,产业红红火火,生活和和美美,丰收图景映射幸福底色、彰显发展底气,激励人们耕耘不辍,从丰收迈向新的丰收。
五谷丰登,托举起亿万农民稳稳的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扎实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亿万农民口袋鼓、脑袋富,生活更加富裕富足。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降到2.34。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慧农机等“大件”进入越来越多农家,文娱、健康消费渐受青睐,不断刷新农民生活的品质与内涵。建设农业强国、享受丰收成果,亿万农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科技进步,支撑活力澎湃的现代化农业。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从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到夏收投入8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抢收,从“沙漠种粮”到“数据种田”,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重塑农业生产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站稳1.4万亿斤台阶,科技兴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现代化大农业活力澎湃。
耕耘不辍,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丰景美如画,奋斗绘新篇。从赵亚夫团队的再生稻创新,到江海渔港的千帆竞发;从旱情中的稳产保收,到智慧农业日新月异的应用……在江苏这片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丰收,早已不仅是稻谷满仓,更在探索、远航、汗水与智慧中,展现出别样的新时代图景。从“追求温饱”到“追求幸福”,新时代的丰收里有增收,更有鼓起来的“钱袋子”,还有火起来的好日子。展丰收、促丰收、助丰收,金秋是收获的时候,也是致敬耕耘的季节,翻滚的稻浪、绽开的笑颜,激荡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引领我们辛勤耕耘、接力奋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高谭)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