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邢晓旭)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的输煤转运站里,输煤皮带运转的声响伴着阳光,填满了整个空间。热控二项目部技术员马龙正蹲在MCC开关室内,守着齐腰高的机柜,指尖在密密麻麻的接口间逐一测试。额前的汗顺着下颌线滚落,砸在积了灰的面板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深色水渍。
这样跟设备“对话”、与细节较劲的日子,对马龙来说,是工作常态。7月2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输煤程控紧急抢修,更让他对“坚守”二字有了沉甸甸的具象诠释。
那天上午11时,燃料输煤程控突然罢工:C15甲乙三通、C17三通及缓冲滚筒的信号频繁丢失,机组燃料供应随时可能断档。刚结束巡检的马龙接到消息,抓起工具包就往现场冲。多年的检修经验让他扫过故障现象便精准定位:“是T11转运站MCC开关室的总线通讯出了问题。”
赶到开关室,马龙照旧蹲下身,贴着接口逐个排查,重复的动作里满是专注。“这里接触不良,得重新紧固。”他突然停下动作,腾出一只手用袖子蹭了蹭流进眼里的汗,没留意工装袖口的油污,在脸颊上蹭出两道黑印,倒让紧绷的神情舒缓了些。
4个小时过去了,当最后一个接口测试完成,输煤程控的指示灯终于重新稳定闪烁。马龙扶着机柜慢慢站起,膝盖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长时间的蹲姿让关节早发了酸。可当他抬头看见窗外输煤皮带重新平稳运转,立刻咧嘴笑了。
这不是马龙第一次在关键时刻“顶上去”。7月20日下午,他刚完成过一场“狭缝里的抢修”。当时他接到配合锅炉专业抢修风机的任务,要拆除并回装9个温度测量元件。
刚钻进风机内部狭小的空间,手电筒的光束就照出漫天飘浮的灰尘,刺鼻的机械油味直往鼻腔里钻。他猫着腰排查时,指尖突然触到一截冰凉的断口——是电缆断了。他当时想,不能漏过任何隐患,通过就地柜测量、温度趋势检查,最终在另一支元件上发现了同样的断裂问题。
备件送到后,马龙没等喘口气就又钻进了风机。狭小的空间里,他只能蜷缩着身体敷设新电缆,一个小时内便完成了两只测量元件及电缆的更换工作。
褪去紧急抢修的“高光时刻”,日常工作里的马龙,更像一名扎根岗位的“检修哨兵”,始终守在热控设备的关键环节。在开关室里逐一测试端口、在狭小的风机内蜷缩着排查隐患、在深夜的控制室里盯着屏幕守着设备……
“设备无小事,哪怕是一个缺陷,都可能影响机组运转。”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紧急抢修时的冲锋,到日常检修中的较真,马龙把对岗位的热爱,藏在每一次精准的测试里,融在每一次耐心的排查中。在江苏新海发电保障机组稳定运行的链条上,正是无数个像马龙这样的“检修哨兵”,以坚守扛起责任,用细致筑牢安全,让每一台设备都能平稳运转,为电力供应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