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晓敏 通讯员 赵治菘 胡唯豪)烈日下,滚烫的百里港铁线上,车轮与钢轨的交响回荡在港区上空;徐圩港区码头边,大型吊机臂架不停运转,钢坯、光伏模块等货物正高效装卸。8月31日,随着最后一艘货轮完成作业,连云港港 1至8 月生产数据正式出炉: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7.57%,集装箱量同比增长8.66%,“一港四区”协同发力下,国际贸易供应链愈发畅通,国际枢纽海港效能持续攀升。
8月,港城遭遇持续高温,极端天气叠加季节性货量波动,各港区差异化发展、协同作战,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徐圩港区新圩港公司不仅创下单船作业纪录,更实现4艘大型杂货船与1艘管桩船同时在泊作业,当月吞吐量同比激增101.83%。主港区东方公司马腰作业区全月作业开普船11艘,墟沟东作业区昼夜装车突破14列、685节,墟沟西作业区完成风电设备出口超30万方,均打破各自生产纪录。全港8月16日创下单日装车3088辆的历史纪录。
“1至8月份同比去年吞吐量增长 5.97%、进口量增长3.56%、发运量增长13.35%,先后取得进港船舶最大吃水纪录、单月吞吐量进口量双破纪录、单月发运量接连3次创新高的成绩。”新苏港码头公司生产部经理吕波介绍,40万吨船舶接卸稳步提升,彰显了40万吨大码头的硬核担当。
港口服务能级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1至8月,40万吨矿石码头、赣榆港区、徐圩港区、灌河港区相继刷新最大船舶吃水纪录,港口综合通过能力显著增强。物流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连云港—济宁”内河直航航线开通,实现煤炭与矿砂货种“双向流动”;中吉乌铁公联运光伏专列成功开行,首次代理秘鲁银精矿业务,东西双向开放通道持续拓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港口营商环境优化为协同发力保驾护航。“E港通”智慧平台迭代升级,中国电子口岸连云港综合服务窗口打通企业办卡“最后一公里”;8月开渔季,港口联合海事、渔政等部门开展碍航治理联合执法,有效保障航道畅通。
“我们以‘保安全、抓运量’为主线,依托全港协同调度,8月完成运量562.8万吨,助力6次打破装车纪录。”港口铁运公司运输管理部副经理王有志表示,取送车、装卸车环环相扣、高效运转,通过科学调度降低恶劣天气影响,多点发力推动各项生产指标持续跃升。
延续良好发展态势,紧盯年度目标冲刺三季度。接下来,连云港港将持续优化服务水平与运营效率,深化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更强“连云港力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校对 徐蕾 审核: 曹银生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