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讯 邢晓旭)机组运行的嗡鸣里,藏着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热控第二项目部每个人的坚守。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次次精准操作、一场场攻坚硬仗,在能源保供的阵线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7月15日上午8时,1号炉甲送风机动叶执行器突发故障的消息,打破了项目部的平静。“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更换,绝不能影响机组带负荷!”接到指令后,履行完工作手续,朱梦成拎起工具包就往现场赶。彼时,风机运转的轰鸣声裹着机械热浪扑面而来,他却顾不上这些,蹲下身迅速拆解旧执行器——手指在螺栓间翻飞,额角的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滑落,滴在满是油污的设备滚烫的铁板上,瞬间没了踪影。另一边,同事们早已备齐新备件,办好检修手续。拆卸、安装、接线、调试,每个环节衔接得严丝合缝。当一切回归“正常”时,时钟刚走过10点。2小时,他们在震耳欲聋的现场,用专注与速度,交出了一份“零延误”的保供答卷。
这份对岗位的坚守,不仅体现在紧急时刻的冲锋,更藏在长期攻坚的执着里。从6月30日到8月15日,40多个日夜,项目部把“战场”搬到了1号、2号炉的吹灰器旁。200多台设备需加装温度测点,24个巡测仪控制柜要安装,7000米电缆得从头敷设——这不是简单的体力活,每一根电缆的走向、每一个接线端子的对接,都容不得半点差错。张琦和金立鹏背着沉甸甸的电缆,在锅炉夹层里穿梭。狭窄的空间里,他们时而弯腰爬行,时而踮脚固定。而在控制室里,马龙对着电脑屏幕,进行上位机逻辑组态和画面制作。眼睛酸了,就揉一揉继续;思路卡壳了,就翻出图纸反复琢磨。当最后一台吹灰器的温度数据稳定跳动在中控屏上,大家沾满灰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40多个日夜的坚守,在这一刻化作了保障机组稳定运行的坚实基石。
如果说紧急抢修是“救火”、长期攻坚是“筑堤”,那日常的设备维护,就是为机组运行筑牢“防火墙”。热控第二项目部从不松懈这份“隐形责任”——电子间、工程师站里,高温是设备的“隐形杀手”,他们便捧着“迎峰度夏执行卡”,每周3次往返检查。“空调出风口温度正常。”“控制柜内温湿度达标,记录完毕。”巡检员拿着测温仪,逐台核对设备状态。他们还专门建立了设备状态台账,每一次检查结果、每一处细微调整,都清晰记录在案。“多查一次,隐患就少一分。”这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对“坚守”最朴素的诠释。
黝黑的皮肤、磨破的手套、记满数据的台账,都是热控第二项目部坚守的印记。他们在机组旁、在控制柜前、在检修现场,把“能源保供无小事”的责任,融进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这份坚守,没有轰轰烈烈,却让能源供应的“生命线”始终畅通,成为点亮万家灯火的坚实力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